书客居 > 穿成知青去种田 > 第9章 终于到达了

第9章 终于到达了


呆呆地坐了半天,姜棉的思绪又开始控制不住乱飘,直到眼前个白胖胖的东西在晃来晃去,才有点迟钝地反应过来。

        “吃梨不?宋朝明带的。”唐建设看姜棉回过神了,手上的梨往她面前一递,另一只手上同样的抓着一个,正往嘴里送,咬的嘎嘣响。

        姜棉也没跟他客气,接过来用手帕擦了擦,也直接上嘴啃。

        梨子很甜,姜棉不一会就啃完了。这个季节的水果都是稀罕物,看来对面那几个家伙的家境都还不错。不过姜棉也无意去打探别人的隐私。

        接下来的时间,姜棉只在吃饭过后的那段时间才聊几句,其余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背红皮书,就是闭眼假寐。

        前两天她偶尔迷糊一阵,偶尔清醒一阵。身体的反应经常跟不上思维,好像身体跟灵魂是分开的,而且一部分的意识就像没跟身体融合一样,脱离身体,高高在上地俯视着这个世界。

        而表现就是,反应不灵敏,还时常迟钝。幸好她头上贴着块纱布,在外人看来,可以把这掩饰成磕碰之后的后遗症。不过上了火车之后,又闷又吵,还摇摇晃晃的。也许是这个闷罐子副作用的效果,虽然不好受,倒让她感觉自己的灵魂好像和这副身体融合的差不多了。

        闭着眼睛,封闭了视觉上的干扰,能让她更清晰地感受灵魂跟身体完全融合的微妙,同时可以顺便梳理融合自己和原主的记忆。

        千盼万盼,火车终于开到了目的地。

        经过两天的相处,姜棉和唐建设几个也算是混熟了。下车的时候,几个人还腾出手来想帮她提行李。

        “姜同志,你的行李呢?拿齐了没?让小军帮你提。”

        那哥仨的行李看着不是特别多。唐建设和宋朝明背后各背了一个,双手各提着一个,剩下王长军除了后背背着一个,手里倒是什么都没有,一看就是腾出来准备给她帮忙的。

        “不用,我自己来就可以了。”

        姜棉的三个行李看着体积不小,但其实重量不大,不管是贵重的还是体重的东西,她都扔到空间里了。

        “别客气,我们也是有余力才能帮你。你看我都两手空空的。”

        王长军吃东西不客气,干起活也不客气,直接上前就抢先把姜棉的两个行李提了起来,抬脚直接走了。

        车厢里人挤人的,王长军抢了行李就向车门前挤去。

        姜棉没办法,这个时候也不能跟他硬抢,只得由他提着,紧跟在后面走。

        几人随着人流下了火车,姜棉边走边打量着这个很有年代感的火车站。看着挺有年代特色,灰扑扑的,四处走动的人的衣着也全是灰扑扑的。

        姜棉不禁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一身绿,在这,自己这一身就算是时髦的着装了。

        突然一股突如其来的猛烈力量把姜棉冲击倒地。

        幸好下面刚好有行李挡着,姜棉倒没有受伤。撞人者后知后觉,不过也赶紧道歉。

        从地上爬起来,姜棉瞬间没有了看景的兴致,拉了拉还在四处瞄的王长军,示意他应该先办正事。

        几个人一起,很快找到了接应的地儿。

        姜棉他们过来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个人站在那儿,都是要到岭山公社插队的,等人齐了,一起先送到公社,到到岭山公社他们是坐着拖拉机去的。

        从清水县到岭山公社,每天早晚各有一班公交车。但他们到的时候,早上的那班车已经开走了。如果一定要坐的话,只能等下午。这明显不现实。而且公交车要绕路,路程比起拖拉机,多出来的路程不止一倍。

        站在姜棉旁边的两位女孩子,一开始看见来接的是半新不旧的拖拉机,车斗还有点生锈。被要求上车的时候,全身上下都透着一种抗拒。

        姜棉在一旁看着,没吱声,现在坐个拖拉机就嫌弃成这样,那以后的日子,可有得磨了。除非有大靠山,找到法子回城。否则生活总会用她的方式叫人认清现实。

        男知青们发扬精神,让女同志先上。

        不管旁边这两个娇气的城市小姐的胡搅蛮缠,姜棉也不怕她们记恨,率先把行李扔上车斗,接着双手扒住拖拉机的车沿,一用力,干净利落地跳上了车。然后找好有利位置,把他们一行人的行李也扒拉了过去。

        别看拖拉机斗里也是没什么遮拦,但有些位置还是不一样的,而且这地方很多都是土路,还不知道路程的远近,路面干燥的很,很容易就灰尘满天,能少遭点罪就少遭点罪。

        “这位同志,能帮下忙不?”

        姜棉刚把行李归置好,转身就看到一个绑着两条齐肩小辫的女孩,正笑眯眯地望着她,双手托举着行李。

        “没问题。”姜棉伸手接过她递上来的行李,利落地扔进车斗,最后一用力,把女孩也拉了上来。

        姜棉拍拍手,抬手拭了拭额头并不存在的汗。她感觉自己此刻简直身轻如燕,前几天浑浑沌沌的症状,几乎已经退尽,真是神清气爽。

        不知道是后遗症好了还是因为身体活动开的原因。

        身体健康,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姜棉轻轻的吐了口气,身体的机能恢复了正常,甚至有比之前更强的感觉,准确是否,还得找机会证实。

        车斗里。姜棉坐在自己的行李上,刚刚被她拉上车的那个女孩也把行李挪过来挨着她坐下了。另外还有两个女孩也在同行男同志的帮忙下上了车。

        这一趟差不多20个下乡知青,其中包括姜棉在内一共就六个女孩子。

        之前那两个不愿意上车的女孩还在磨蹭,真不知道她们在打什么算盘。

        其实男同志中间也有一些不太愿意坐这种没有什么遮挡的露天铁家伙,但看到大部分人都上了车,只能也跟着上车。

        站在一旁看了整个过程的拖拉机手,看这群城市来的知青磨磨蹭蹭的,早就不耐烦了。

        他还有重要的任务。拉完了人,他一会还要去拉化肥。

        这是公社好不容易才申请下来的,万一耽误了,到时候就算书记不扒他的皮,他也没脸见人了。

        “要上就快点,不上了就早作决定,我一会还有要紧事,要是耽误了,不管是你们还是我,都担不起那责任。”说完下巴向四周扬了一圈,“拖拉机不好坐?有的坐就偷笑吧,有人想坐还没得坐呢,不想坐就下去走路。”

        公交车早就走了,下一趟要等到下午才有,但不可能全部人一起等到下午,而且坐公交车的体验也不一定就比拖拉机好。

        停在周围的交通工具,最好的也就是拖拉机,有的公社甚至连拖拉机都没有,出动的是牛车。

        知青们四周望了一眼。这下没人再吱声,刚才不愿意上车的那两位女孩也终于上了车,但她们就只能坐在车尾了。

        终于可以走了。

        拖拉机手嗤笑一声,操纵着摇杆把机头摇得轰轰响,整个车身在突突声中开始震动起来。

        真是的,跟这些城市来的娇娃娃打交道,比发动拖拉机还累。

        拖拉机手甩了甩手,放好摇杆,终于可以坐回驾驶座了,屁股沾上椅子,心里不由得默默松了口气。

        不管是哪一世,小时候的姜棉都是坐过拖拉机的,对此没有什么惊讶和好奇之心。

        拖拉机开始上路,除了和姜棉一样背靠驾驶室的,坐在其他地方的看着都不怎么安全,唯有倾力扒拉着堆在车斗中间的行李不让身体往下摔。

        特别是坐在车尾的那两个女孩,不知道是懊恼还是嫉妒,直直地看着背靠驾驶室坐着的姜棉几个,双眼恨不得喷出火来,好几次欲言又止的样子。只可惜,对方的半个眼神都没给她们。

        拖拉机突突突地一路轰炸似地开过去,大家都在尽力保护好自己的安全,没空理其他的。

        从县火车站到公社坐拖拉机就半个多小时的路程。

        一路上经过了好几次阵大风的洗礼,终于可以下车了。

        姜棉觉得脸上有股特别的厚重感,用手轻轻一抚,一看,一手尘。还有衣服,行李上,全部都粘上了大风送的礼。

        没人顾得了这些,在拖拉机手的催促下,晕晕乎乎地下了车。

        到了公社,接下来就是分送到各个生产队。

        姜棉,唐建设,王长军,另外还有一男一女,都被分到了铃木生产队。只是宋长明被分到了林石生产队。

        不过听说两个生产队是相邻的,要见面并不算太难。

        分开之前几个相熟的做了有空相互探望的约定。

        生产队派来接人的是牛车。

        姜棉这边赶车人是铃木生产队的队长,叫李国强,一个四五十岁模样的大个汉子。

        姜棉悄悄瞅了两眼这个生产队长。

        脸庞黝黑,脸型方正,身材高大,声音洪亮,走路带风。不过眼神威严中带着股正直,看着应该是个会干实事,没藏多少阴谋诡计的正面人物。

        总结完这个新上司的第一印象,姜棉稍稍舒了口气,不出意外,自己以后要在这人手底下生存好几年呢。如果是个心思多难相处的,接下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李国强正好到公社办事,接这几个知青只是顺带。他对知青没什么意见,不过这些知青的劳动力相对乡下人来说确实差了点。但这知识青年下乡是上面定的政策,要接收的又不是只有他们一个生产队,他不能抱怨,有时候听到抱怨的话,如果是他能管得了的,还要主动制止。

        只是土地面积不变,总产出也就那么多,人越多,个人均分粮就越少。所以,知青下乡,对当地的社员来说,并不是一件多值得高兴的事。说的难听点,这是来抢食的。

        姜棉不清楚其他人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弯弯绕绕,她自己是有想过的。毕竟她要比这帮人多了好些年的经历,而且她上辈子就是个农村娃出身,小时候也没少听父辈祖辈聊以前的事。

        别觉得自己是城里人,就看低种地的,其实人家一样不喜欢你。

        虽然都是强买强卖的受害者,但这毕竟是别人的地盘。还是保持低调的好。

        做个低调、勤快的人,平安、平淡的度过这几年。这是姜棉给下乡后的自己定的基本主调。当然前提是没有人来惹她。


  (https://www.skjwx.cc/a/24466/24466888/8754437.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