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光丫爱学法 > 第80章 道德经11~19章(解说翻译)

第80章 道德经11~19章(解说翻译)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月君译:三十根辐条皆跟毂相连。因为他的中间是空无的,所以才起到了作用,使圆木穿过,车轮才能运转起来,不然就无法运转了。如果中间不空,是实的,那圆木无法穿过,车轮就无法转动。这代表了无和有的关系,有依靠无而存在实际形式的用处。
  泥土等制成的器皿,内部使其空,器皿的用处才能作用出来,制造一个房屋,里面安其窗户,房屋内部是空的,窗户也是有空的地方,光亮和空气进入房屋,如此房间才能起到存在的作用。有形的存在是为了依托无形空无的存在,才能起作用。这是万物一体的根本规则,世界的运转就是依靠这个规律。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月君译:多变的色彩使人看不见真实的世界面目,有色眼镜使人执着于表象。
  多变的语言、以及声音使人听不清真实的表达。
  多变的味道,使人陷入重复品尝的享乐。
  追逐打猎,以伤害为乐趣,令人内心动荡,狂躁。
  难以获得的东西,就会使人执着,产生欲望,变成自私自欲,以伤害他人的行为,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圣人以追求内在充实平静为主,欲望只是体验,不是为了欲望而追求欲望,应该减少外求欲望,转向内在获得平静。
  心的平静是主要,不要舍本追末。追末的结果就是使心无法平静。
  追求错误的东西,不能带来心的平静,就是被欲望支配。
  产生欲望的根本,是为了填补内在的充实平静,圣人以内省、追求内在的平静,才是主要的根本。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月君译:受到赞美或者诋毁,心就动荡不已。是因为有身体的存在。需要获得身体欲望的满足,如果得到就让心动荡,失去也让心动荡。那么就是被欲望左右了心。
  何为有身的限制?身体困住了人的心,让人的心不得自由。
  如果我没有身体的限制以及被欲望所控制,那么又有什么能限制我的东西呢?
  轮回的是身体,欲望的产生也是身体,人若不被身形所拖累,眼前即是自由大道。
  爱自己的人,才能把天下交付给他,不爱自己的人,也无法爱别人,无法爱天下万物。
  喜欢尽自己身体最大的力量去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因为他而改变。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hùn)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
  绳绳(mǐn  mǐn  )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月君译:
  看见又看不见的存在。
  看见的是物质,看不见的是物质背后的能量意识。这是形相的根本。
  听见又听不见的。听见的是声音,言语。
  听不见的是声音背后的真实想法、真实情感。无声即心灵感应、自动获得对方的真实意图。
  能触摸又摸不到的。
  能触摸的是感受,摸不到的是意识,意识是最微妙的存在,可感受到一切六感所受。
  三者不可推论清楚。因为他们是归于一体的存在。
  其上无光,看不见尽头。
  其下无暗,看不见尽头。
  是一体的,没有具体形状可言。归于没有形相的时候,是无形无相的存在,这种存在,是不生不灭的混沌不分状态。
  想看见他的开始,不存在。
  想看见他的结束,也不存在。
  没有尽头,没有起始。
  执其中道,无中生有,有依无而存在。无御有也,可统御万物也。能知道这种最开始的起因,就是道的根本关系。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曰:豫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容(客),涣呵其若凌释,敦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
  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月君译:古时善于行道之人,其精神深奥无比,可通达天地,可知天地的玄妙,深不可测也。因为深不可测,只好以此来形容他们。

  修道之人小心谨慎呵护着内心,像冬天踏冰过河,觉察着周围能影响到他的东西,以此来修心。
  修道之人虚心静神,不急不躁,待人谦虚。
  修道之人的思想非常开放,能接纳各种认知,包罗万象,以虚心的思想来学道。
  在各种红尘的幻相中让自己清净下来,达到清醒的状态。以此安住内心不动荡,心死神活,守真道而行,虚心前进,不自满。
  唯有不自满,不自以为是,不执着自己达到高境界的人,才能在幻相中走出来。
  【第十六章】
  ?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
  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静,静是谓复命。
  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不殆。
  月君译:意识点放在虚无极致之中,守住这个状态,守一也。可使万物显现,归一。观到万物真相的本质也。
  万物形态变化多端,都是基于根本而表现。
  根本归于平静则停息下来。
  看见根本的存在,就明白他是永恒的。不明白永恒的存在,都是活在无明的幻相中。
  只有认识了永恒的存在,才能包罗天地万物。
  才能平等心对人,平等心是最高的心,超越人心,等同于天,天即道唉,道是永恒不生不灭的存在。
  得了道心之人,即使没有肉体,精神也可永恒。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月君译:大道,众生知道他的存在,但是感觉不到其存在。
  有的人,会去赞美道的存在。
  有的人,会畏惧有道的存在。
  有的人,会诋毁道的存在,无视道的存在。
  行道不坚定之人,难以守道而行。
  行道成功的人,看见众生皆我,本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月君译:无道的人,才会满嘴讲仁义。
  有智慧的人,才能辩识真假。
  家庭关系不顺的人,才会开始谈孝顺,孝敬。
  国家动乱之时,才能体现是否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知,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有。
  此三?也,以为?未?,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忧。
  月君译:用圣人的平等心,放下知见。用平等心对待百姓,才能使百姓变好。
  用仁爱对人,放下所谓的大道理,才能使每家每户安居乐业,家庭关系和睦。
  用自己的本事去获得,放下利益心,就不会去偷盗。
  戒律是困不住人的心的。应该认识心的本质,是平静纯朴的。减少胡思乱想和欲望,不执着影响心的东西,自然无忧无虑,安住在内心的充实和平静中。
  11~19章译完


  (https://www.skjwx.cc/a/29496/29496932/15151436.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