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家祖左宗棠 > 第158章:准备出航

第158章:准备出航


2月14日,复兴舰完成舾装,陈英将军代表海军部,于2月16日亲自乘坐泉山号炮舰抵达外港,准备开展战舰验收工作。
站在旅顺号的指挥舰桥上就能远远的看到,在不远处的海面上,1艘体态修长的战舰稳稳的停在海上,单侧可以观测到1座4平8稳的舰桥与4座棱角分明的威武炮塔。
正常情况下,复兴号的主炮仅有前主炮(甲字炮塔)和左主炮(丁字炮塔)向前,中主炮(乙字炮塔)和后主炮(丙字炮塔)间隔后桅杆呈阶梯分布。
复兴号的涂装是本国海军如今的制式涂装,从中俄战争后期开始采用,上部为浅灰色,下部为红色,如天河级驱逐舰均采用该种涂装。
在甲字主炮和舰桥后是1座在本国其他战舰上均没有出现过的3足桅杆,这种桅杆相较于传统的立式桅杆要轻便不少,前后两根桅杆节省了近300吨的重量,但这座桅杆上各种仪器、天线与复杂的索具依然让其充满了压迫感。
作为本国工业的结晶,复兴号代表了中国工业与科技的最高水平。
泉山号泊于港内,陈英等人乘坐交通艇登上复兴号。
上舰之后,陈英受到了众人的欢迎,先是与接收委员会的委员长,也是即将担任舰长1职的殷海宾上校相互敬礼致意,然后又与全程参与建造的魏瀚总监和轮机专家陈兆翱总工握手致意,最后在众人簇拥下,步入宽敞的舰上会议室,听取舾装汇报和试航计划。
先抛开汇报内容,单论舰上空间,就给了陈英不1样的感觉,看着会议室的设置,陈英连连感慨,莫说艺新、福星这些古董船了,就是宁海这些巡洋舰的会议室也是拥挤无比,会议室在舰长舱室外面,正副舰长和部门长落座之后,其他人只能站在后面,人1多,这空气不流通更是难受。哪怕是到海若号这些战列舰,会议室也常出现空间不够的情况,至于其他的居住环境就更不必说了。
前些年的扩军虽然规模巨大,但所有舰船的远航能力都比较1般,虽然在航程上依然看得过去,但舰上的生活水平实在不行,并不完全具备远洋作战的能力。
因此,这次建造复兴号,魏瀚就在设计过程中大大增强了战舰的宜居性,尽管为了降低预算、减少工程量及增强结构,造舰委员会最终将下甲板的舷窗取消了,但这并不代表复兴号就是个闷罐子了,复兴号增加了许多换气设备,让复兴号的空气环境更上1层楼。
对于大幅增加电气设备的复兴号来说,管线灯光布局本来就要比前无畏舰大得多,因此相对来说,增加了换气设备和管道的工作量其实并不大,施工方面就更小了。
舱室布局上,由于舱室采用水密设计,舱室数量也有明显增加,至少不会像以前1样,战时人员增加后还得要加层吊床睡,如果是在轻型舰艇上,保不齐还要挤热铺,再加上舰上通气1般,又湿又热,大家在舱室里基本就没几个穿好衣服的。
而在复兴号上,以前那种湿热狭小舱室、斯文扫地的场景不复存在,新的通气设备和湿度控制装置保证了舰艇内的空气新鲜干燥,水兵舱室虽然还是8人间,但空间增加了1.5倍,直观感受有了明显的优化,而且卫浴条件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舰上的军官舱室则位于前部司令塔下方,大小比水兵舱室大1点,但是是4人间,位于前部副炮弹药库旁边,听着很危险,不过军官们倒是不在意,因为这地方其实是个好地段,法国和英国不少舰长舱室都在这里,弹药库常年恒温,连带着舱室温度都要低不少,只不过复兴号的舰长舱室由于工作需求,被弄到舯部上方去了。
除了是4人间,士官舱室就跟水兵舱室没啥区别了,位置也在1起,均位于前部和后部非核心区船体内。
舰上还预留了1些备用舱室,战时增加人员也不用加吊床了,在备用舱室里睡个门板还是可以的,反正都是水密设计,中空的地方也能废物利用,只需将电力、换气、排水接头留好就行。
复兴号也有了新的大型会议室,不住于1开大会就往餐厅挤,战时还能充当临时指挥舱,收叠桌椅之后也是舰上官兵活动的好地方,毕竟船上就那么大点地方,1舱多用才是正道。
而且餐厅也大了很多,同样位于轮机室上,利用高温蒸汽烹饪食物,而新增的电炉也让官兵能够吃上炒菜了。
国防军1贯提倡官兵同食,因此没有专门的小餐厅,只有主食堂,像以前的餐厅都只能让几大部门轮流进去吃,为此大家可算是挤破了脑袋,平常什么猜拳打赌,最重要的赌注就是第1个进去吃饭。
“这里好啊,民以食为天,饭吃的好才能有战斗力。”陈英在殷海宾的带领下参观着舰艇,与汇报内容11印证,“食物储存情况如何?”
“报告将军,本舰补给区位于2、3、4号水密墙与9、10、11号水密墙之间,合计18间,配备有隔热冷冻间与电动制冷机,可储存粮食、肉类、蔬菜和饮品,可满足1000人食用30天以上。”舰务长董象贤立即答道,显然是好好做过工作的。
陈英点了点头,与众人穿过1层层厚重的防火门,下到了舰体舯部中下层,防护最为严密的锅炉舱和轮机舱。
复兴号的锅炉舱分割成4个独立舱室,搭载的小水管锅炉设计成山型,进气口将空气压缩后,吹入小水管锅炉,让山字型结构中间堆积的燃煤充分燃烧,燃烧后的废气经过1次循环利用后,通过烟囱导出,如果燃煤燃烧不充分或者煤炭质量差,烟囱就会冒出黑烟,如果使用优质白煤,则是淡淡的白烟。
此外,复兴号是两个蒸汽舱共用1个烟囱,因此舰上是两个串列的烟囱,与当今主流的各种主力舰,尤其是高速主力舰动辄4个,甚至5个烟囱相比,复兴号的烟囱数量明显减少,占用的上甲板长度变短,也变相缩减了整个舰体长度,同样减少了装甲重量,保证较小吨位下的防护。
蒸汽舱中,每个舱室4台小水管锅炉,对应1座蒸汽轮机组,在低速航行阶段,每个蒸汽舱只有1台锅炉作业,其余3台处于热待机状态,保持内部热水在17个大气压的情况下水状态循环。
1旦指挥舰桥下达提速指令,轮机组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小水管进水加热,此时打开与动力舱连接的阀门,炽热的高压水在泄压后瞬间转化成蒸汽,顺着喷嘴降温并冲向蒸汽轮机。
与传统的立式、卧式、茧式等大体积锅炉相比,小水管锅炉最大优点是加热快,燃烧效率高,耗煤量自然也大幅下降,提速快,减速也快。
为了保障安全,舱室与舱室之间有着3英寸厚的钢层,可以保证即使对手穿甲弹打穿舷侧装甲,打烂某个蒸汽舱内锅炉,也无法穿透隔壁舱室锅炉,即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也有动力残存可用。
另外,复兴号锅炉舱的设计容量也较大,可以在极端情况下组织多批司炉同时铲煤,并且在4台锅炉之间悬挂钢链,防止中弹后单片横飞。
不过,1旦锅炉舱中弹,泄露的蒸汽同样会把水兵烫死烫伤,如果海水流入,与滚烫的锅炉接触,更是会引起锅炉爆炸,整个舱室的人基本都玩完了,这些链条也就能当个心理安慰,但在很多时候这个心理安慰还是很重要的。
锅炉舱的设计依然是比较传统的,属于成熟方案,整体并无大碍,最让人期待的还是蒸汽轮机动力舱,蒸汽轮机已经在驱逐舰上普遍使用了,其产生的效果实打实的推动了世界海军的发展。
但在主力舰艇上使用蒸汽轮机依然是极少见的事情,到底情况如何,除了英国人,谁也不清楚。
复兴号共有两座轮机舱,舱内装有1座蒸汽轮机,蒸汽轮机由厚重钢制外壳覆盖,呈拉长菠萝型,顺着舰体方向布置,1端连接锅炉舱的蒸汽管道,另端伸出转动轴,采用直结方式直接带动转动轴尾端的螺旋桨,在低压情况下,从锅炉舱送过来的高温高压水,经过固定在壳体上的喷嘴环释放,在气压降低的情况下,瞬间变成蒸汽,由水的内能转化为动能,高速蒸汽冲击在轴上汽轮机叶片,带动转轴开始转动,动能又转变为轴旋转的机械能,进而带动尾端的螺旋桨开始旋转。
如果接到倒车命令,轮机兵将前部的喷嘴转换到后端的喷嘴,蒸汽吹向后端叶片扭转方向与正车透平相反的反向透平,进而让尾端的螺旋桨开始反转。接到高速航行命令后,轮机兵将中压和高压高速水流接到第2根轴,并将轴切换到连接螺旋桨的外部转轴,同样尾端也有反向透平可以进行倒车。


  (https://www.skjwx.cc/a/42812/42812257/15151359.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