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水浒武松传 > 第242章 天子上战场,君王死社稷

第242章 天子上战场,君王死社稷


梁景帝龙兴四年,宋宁宗开禧二年,金章宗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春,蒙古贵族齐聚斡难河岸,召开盛会,诸王和群臣为他们的首领铁木真上尊号,称其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在翰难河誓师,一个强大的国家,于此时诞生了。

        铁木真自幼丧父,受了无穷无尽的苦。多少次险象环生,多少次九死一生,朋友的背叛,仇敌的偷袭,他都挺过来了。

        此时梁文帝、金世宗皆己病故。金世宗的太子早丧,由其孙完颜璟继位,此人虽然不是昏君,但比起金世宗,终究是差了太远。尤其是其统治后期,大金国内部各种族矛盾重重,互相争斗不休,国力大损。

        曾经无比强盛,天下无敌的大金国,在金章宗后期,彻底衰落了,后面的君主更是一个比一个垃圾,大金国再也没能再恢复元气,直到它灭亡。

        而那个弱小到是个国家都敢欺负的蒙古,却一跃成长为庞然大物,论起强盛程度,它甚至能在中国历史上排名第一。

        天上最柔弱者为风,便是一张废纸,亦能逼它改变风向。但等它积聚力量变成飓风时,则毁树碎屋,无坚不摧!

        地上最柔弱者为水,再小的缝隙也能阻挡它。但当它有朝一日汇积成洪水猛兽时,则人挡杀人,神挡杀神!

        天下之大,那么多势力共存,大梁、大宋、大金、大理、吐蕃、西夏、西辽……为什么偏偏只有蒙古最弱?

        因太它太分散了。

        而且最致命的是,它的子民从来不抱团,本来就弱,还总自相残杀,那就只能弱上加弱,待敌方大举来袭,蒙古只能百战百败。

        其实若论单兵作战能力,蒙古兵的凶悍程度,远胜以上任何一个强国。可是越是这样,当他们自相残杀起来,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就越大!

        蒙古兵如果想变成洪水猛兽,或是龙卷风暴,那就必须得有一个最厉害的领袖,将他们全部团结起来。

        数千年的历史,无论是此时,还是其后的元明清时代,都已经证明了这个道理:蒙古兵只要有好领袖,就一定能横扫天下,只要没有好领袖,就注定只是一盘散沙,任人宰割。

        铁木真无疑是所有蒙古领袖中,最为杰出的一个。

        小子才疏学浅,遍览《元史》《多桑蒙古史》以及战争诸史之时,对铁木真领兵打仗的能力真是叹为观止。此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堪称千古一帝。

        在铁木真的家族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兄弟几个经常打架,母亲把他们叫来,给他们每人一根筷子,让他们折,结果他们轻松折断。后来母亲又拿出一捆筷子,放在一起让他们折,结果谁也折不断。然后母亲告诉他们:一个人的力量太分散,你们兄弟几个团结起来,力量才强大。

        铁木真把这个法则发挥到了极致。

        铁木真雄才大略、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公正严明,身边聚居了数不清的人才。

        当铁木真把蒙古人统一起来,消除了自相残杀这个致命缺点之后,天下无敌这四个字与大梁国,大金国永远无缘了,它将只属于铁木真。

        1218年,成吉思汗灭西辽。

        1227年,成吉思汗灭西夏。同年,成吉思汗病逝。

        1231年,窝阔台灭花剌子模。

        1234年,窝阔台灭金。

        1241年,窝阔台灭东欧诸国。同年,窝阔台病逝。

        1246年,贵由灭吐蕃,并杀败梁军,夺占多弥平原,切断了大梁与大理国的联系。两年后,贵由病逝。

        1253年,蒙哥灭大理。

        此时的大梁国,继太祖、文帝、景帝、明帝、元帝之后,帝位己传至梁烈帝。

        梁烈帝大观三年,公元1254年,蒙古大汗蒙哥,起精兵六十万,攻伐大梁。

        梁烈帝御驾亲征,与蒙哥在边境交战。

        这一仗,整整打了五年半。

        一直打到青黄不接的地步。

        这五年多的时间里,二千多个日日夜夜,梁烈帝衣不解甲,始终留在前线,与敌人周旋。

        蒙哥恼恨大梁顽抗,下诏从国内再调六十万精兵。

        而大梁,再却也无兵可调了。

        公元1259年,八月。

        “大梁天下,不能亡于朕手!太祖子孙,没有孬种!”

        梁烈帝趁夜发起突袭。

        为了最大限度的鼓舞士气,梁烈帝亲自率领御林军,向蒙哥的御帐发起自杀式突袭,旨在完成斩首行动!

        蒙哥的御帐,其防卫程度,可谓天衣无缝。

        烈帝打光了两万支火铳,射光了所有的箭,终于杀到了御帐前!

        蒙哥出帐,亲自领兵相迎!

        此时烈帝的护卫已经被层层杀出的蒙古兵分割成了数块,他本人已经被包围了!

        “着!”

        烈帝天生神力,以巨力投掷太祖戒刀,蒙哥的护卫急忙举盾相护,那戒刀破盾而出,扎进蒙哥腹中。

        与此同时,蒙古兵万箭齐发,烈帝全身中矢,轰然倒下。

        双方君主同归于尽!

        雪花镔铁戒刀扎入腹中,蒙哥痛苦哀嚎,一时未死,蒙古兵急忙扶他入帐。

        趁蒙古兵慌乱之际,御林军大将呼延山率军杀入重围,夺了烈帝的尸首而回。

        烈帝马革裹尸还。

        当晚,蒙古大汗蒙哥伤重不治,暴毙于御帐中。

        大梁国太子和群臣为烈帝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大梁国全国服丧。因他死的太过刚烈,众臣议定庙号为烈帝。

        烈帝死后,十一岁的太子继位,因他是大梁国最后一位皇帝,史称梁哀帝。

        蒙哥死后,忽必烈和另一个皇位继承人阿里不哥争夺大位,早把铁木真“不要内斗”的遗训扔到九霄天外去了。

        他们不趁大梁国最衰弱的时机伐梁,反而展开激烈厮杀,历时长达四年之久。

        在这场内战中,蒙古兵死伤极其惨重。

        1264年,八月,数度战败的阿里不哥力竭投降,被忽必烈幽禁,后来被忽必烈毒死。

        1271年,忽必烈将国号由“大蒙国古”改为大元,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之义。

        1272年,元帝忽必烈起倾国之兵,再举伐梁。

        这一仗,打了三年。

        元军直扑汴京,兵临城下那天,梁哀帝一夜白头。

        1275年夏,元军顶着梁军的火铳,火炮攻破汴京城,忽必烈身先士卒,杀进城中。

        双方在巷战中展开最后的肉搏战。

        御林军全军覆没。

        梁哀帝全身是伤,右手上,拿着仅剩的那一把太祖戒刀。

        年纪轻轻的梁哀帝,满头白发上,全是敌人的血。血顺着白发,一滴一滴的朝着地下滴落。

        忽必烈这辈子见识过无数英雄在他的屠刀面前下跪乞降。

        这些人,有的是敌国酋长,有的是敌国皇帝,有的甚至都已经一把胡子了,却贪生怕死,跪在自己面前大叫“爷爷饶命。”

        然而现在,他却从面前这个浑身是血的年轻君主身上看到了四个字:宁死不屈!

        于是他下令手下停止攻击。

        他看了看满地的尸体,又看了看这条街巷的左边,位于自己不远处,有一个狗洞。

        于是他饶有兴味的举起马鞭,指着梁哀帝,对他说:“这普天之下,能被朕瞧的起的人,还真没有几个,你大梁皇帝算一个。你若投降,朕保你富贵终生。你若不降,可从狗洞中爬出去,日后乞讨为生,朕饶你一死。”

        梁哀帝看了看狗洞,那个狗洞甚是低矮。他知道,如果要从狗洞爬出去,就得先对着忽必烈所站立的位置跪下,才能弯下腰爬出去。

        梁哀帝仰天大笑。

        他举起太祖戒刀,狠命的朝着自己脸上划去。

        纵横十九道,划了个血肉模糊。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且先划烂这张脸,让祖宗认不出这个不肖子孙!”

        言讫,哀帝横握太祖戒刀,置于脖颈,自戕而死。

        他那瘦弱的身子倒了下来,戒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忽必烈双臂抱胸,俯身致敬。蒙古人最敬重勇士,其它将士见皇帝如此礼敬敌人,也纷纷躬身致拜。

        “大梁皇帝,没有一个孬种,胜过徽钦二鼠多矣!传朕旨意,厚葬大梁皇帝!从现在起,但得梁地,一概不得屠城!”

        忽必烈对着哀帝的尸身再次行礼,转身离去。

        哀帝死时,年仅二十七岁。

        他宁死不辱,不学那猪狗不如的徽钦二帝,受到了敌人的尊敬。

        公元1275年秋,忽必烈占领大梁全境,梁亡。

        大梁帝室后人,逃至山林避难。

        梁太祖起于山林,归于山林。

        成吉思汗起于翰难河,其后人被明成祖朱棣打回翰难河。

        所谓未来,不过就是往昔。


  (https://www.skjwx.cc/a/64/64290/21371327.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