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 第136章 再见刘关张

第136章 再见刘关张


三日后,晴。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
  “呜呜….”
  涿城外,大军集结的号角声,连绵不绝。
  经过三日的休整,一队队精神抖擞的甲士,奔赴校场。
  涿城外的旷野上,七万余大军快速集结,分成八个方阵,每支军队前方高竖一杆大旗,分别是:韩、何、杨、徐、孟、郭、赵、公孙八面大旗。
  八支大军前方,是一座高台,高台上一杆汉字大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中郎将孟益,在一众甲士众星拱月中踏上高台,展目望去,台下旌旗蔽日,兵潮行立,长枪如林,刀山似海………
  烈烈豪情在孟益胸腔燃烧,将兵超七万,这是何等气壮山河,霸气凌然;只要他平定幽州之乱,他将与皇甫嵩、朱隽等人齐名,成为当世名将,青史留名。
  “众将士!”
  孟益振声大喝道:“逆贼张举,罔顾天恩,悖逆纲常,兴兵作乱,贻害苍生,人神共戮之!”
  这是大军出征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誓师!
  孟益这慷慨激昂的大喝声,其实最多只能让靠近高台的将士听到,后方的军士不说听到孟益的声音,就连孟益的长相都看不清,更甚者因隔的太远,连看都看不到。
  然古代兴兵,讲究师出有名,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所以,师出有名就格外重要,二张谋逆,属于叛贼,孟益奉天讨逆,自然是名正言顺。
  “呛”的一声,孟益拔出腰间宝剑,剑锋斜指苍穹,咆哮道:“不戮贼首,誓死不还!”
  这是孟益的决心,也是誓师的口号。
  “不戮贼首,誓死不还!”
  “不戮贼首,誓死不还!”
  “不戮贼首,誓死不还!”
  口号好似接力一般,在大军中蔓延,最后汇聚在一起,声震云天。
  随着一声声震天的嘶吼声,热血、斗志、无畏………..在每一个将士胸中熊熊燃烧。
  这便是,男儿功名疆场取,不耀门楣誓不还!
  这一刻,天地间,只剩这震天撼地的咆哮声和不戮贼首,誓死不还的决心。
  赵云乘骑在赵字大旗下,耳际充斥着豪气干云的咆哮声,其中还夹杂着一声又一声,雷公嗓子般的大吼。
  赵云剑眉一蹙,这是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声音很粗犷,而且有种震耳欲聋的感觉。
  赵云不禁循声望去,那是公孙瓒军阵方向,而且就在公孙瓒身后,赵云定睛一看,此人燕颔虎须,黑脸如碳,豹头环眼,跨坐黄骠马上,正涨红着脖子,嘶声呐喊:“不戮贼首,誓死不还!”
  张飞!
  他居然在公孙瓒麾下?
  一见张飞,赵云胸腔怒火升腾,再看张飞身侧,果然是大耳贼和绿帽红脸贼!
  三年前,大耳贼在飞狐陉南段劫杀他三百军士,烧毁近两万石粮。
  这个仇,赵云如何能忘?他目光嗜人,浑身上下散发出无尽的杀气,身后典韦若有所觉,他还是第一次在赵云身上发现如此浓烈的杀气,他顺着赵云目光望去,暗道:那黑脸汉子和红脸汉子应该不弱,而且应该还和府君有仇。
  公孙瓒身后,刘备心头突然升起一种被恶狼盯上的感觉,不禁循着直觉看去,顿时吓了一大跳
  是赵云,赵云居然发现了我三兄弟?
  见赵云那嗜人的目光,刘备不敢再看,耳中张飞那炸雷般的鬼吼,让刘备意识到,一定是三弟这鬼叫声,引起了赵云的注意,发现了他三兄弟。
  “三弟,噤声!”
  刘备心头有气,这几天他一直刻意躲着赵云,没想到因为张飞这大嗓门给暴露了;他与赵云结下生死大仇,但以他现在的实力,赵云堂堂一郡太守要收拾他,岂不是轻而易举,刘备暗道:看来无缘讨逆之功了,等下出兵后得找个地方先溜。
  毕竟,暗地里搞了赵云几次,怎么会不怕赵云报复?
  “兄长,这太带劲了!”
  跟着七万大军嘶声誓师的张飞,非常的激动,令他热血沸腾,战意高昂,气冲斗牛道:“俺恨不得提矛杀他个昏天地暗!”
  “那边…赵云。”刘备低声提醒。
  “赵云小儿?”
  张飞嘟囔一声,他自然知道赵云就在那赵字大旗下;抬眼看去,正好与赵云四目相对。
  张飞倒不像刘备,胆怯的缩回了目光,张飞则是环眼一瞪,对着赵云扬了扬手中蛇矛,还对赵云勾了勾手,极具挑衅。那个勾手的动作,还是三年前,赵云在广昌城外挑衅他的手势,现在终于还给了赵云。
  典韦一见,暴怒,狗日的环眼贼,居然敢挑衅府君;提起鞍上双戟,典韦就欲打马上去,掏了那双惹人厌的招子。
  “义猛,不可!”
  赵云倒没有因怒火迷失理智,收回目光,止住了就要冲出去的典韦。
  这是誓师,大军即将开动,这还没和敌人开打,反而和自己人打起来了,那可是天大的笑话;而孟益也会成为,历史上还没出兵,麾下自己人先干起来的主帅。

  到时候,孟益真的会名留百世,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笑谈,贴上御下无能的标签。
  而赵云则必被主帅孟益恨的要死,这对赵云显然是不利的,所以赵云不会在这种场合弄刘备,因为以他现在的身份,只要刘备在平逆大军之中,他就有无数种方法弄死刘备。
  另一边,刘备一见自家三弟还不知死活地挑衅赵云,心中更坚定赶紧溜走的打算。
  ……………….
  接着,孟益下达军令,以赵云所部为先锋,进军良乡县,孟益领五万大军紧随其后,涿郡太守韩卓督本部人马留守涿城,并且负责粮道补给。
  “呜呜~”
  号角声再次响起,大军开动;赵云携八千白袍军,向东北方向百里外的良乡城进发。
  涿郡下辖七县,良乡县位于涿郡东北,与广阳郡广阳县接壤,两地相距约六十里,广阳县处于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带,最利于骑兵作战。
  当晚,赵云所说的先断马腿,就是兵围广阳,因为叛军势力中机动性最强的丘力居,就屯兵广阳城内。
  而他们只要将乌桓骑困在广阳城内,那么两万乌桓骑就相当于断了马腿,失去了在平原上冲杀的雷霆之势;就算张举另外两地叛军来援,速度也会大打折扣。
  傍晚时分,孟益麾下五万大军抵达桃水。
  桃水,又称涿水,即后世北拒马河,是涿县与良乡县的分界线。
  如今正值三月,桃水虽然不像后世变成季节河流,但这个时节的桃水,水位极低,大军完全可以涉水过河。
  行军一日,孟益便下令把营地扎在桃水南岸。
  中军大帐内,孟益虎目溜圆,怒声道:“你说什么,刘备押着粮草不见了?”
  “是的!”
  亲信将领点了点头,躬身道:“从涿城出兵时,刘备主动请命帮忙押运粮草,一直缀在大军后方,不知什么时候竟脱离了队伍,他的一部兵卒和押着一万石粮全不见了!”
  闻言,孟益怒不可遏,一脚踹翻身前案几,暴喝道:“天杀的竖子,安敢如此?某见他乃伯圭师弟,又身怀一腔报国之志,遂予他千套兵甲,他竟如此报答我,诓我兵甲,掠我粮草,气煞吾也,气煞吾也!”
  孟益气得面目充血,就差没有喷一口老血了。
  之前,在中山卢奴时,孟益见刘备三兄弟相貌堂堂,心生好感,而且刘备又是公孙瓒师弟,当孟益得知刘备麾下一千兵卒连兵甲都没有,遂把军中仅剩的一千套兵甲赠与刘备,希望刘备能在接下来的讨逆战斗中,奋勇争先。
  当时,刘备得到孟益赠甲后,对孟益连连拜倒,发誓定要奋勇杀贼,以报孟中郎将赠甲之恩。
  可没想到这才半个月,刘备居然一声不响的跑了,而且还顺走了六万大军三天的口粮。
  “将军,刘备带着粮草,必定跑不远,末将这就带人去追!”
  “呼呼!”
  孟益雄壮的胸口剧烈起伏,双拳捏的红白相间,过了片刻,孟益松开双拳,冷声道:“刘备敢带着粮草跑,必定有办法躲过追兵;况且这事,他定是吃准了某不会声张,皆因派兵去追只会让人嘲笑某御下无能,有眼无珠!故而此事万万不可声张!”
  孟益最爱惜的就是名声,要是让世人知道这事,必定说他孟益无识人之明,居然赠甲给刘备这样的小人;另外刘备还从他大军中顺走了粮草,更有御下无能之嫌。
  “难道就这么算了?”亲信将领气愤不已,莫非就吃了这哑巴亏。
  “哼!”
  孟益冷哼一声,虎目中射出冰锋,厉声道:“刘备不是涿郡本地人吗?想必他的族亲都在此地,今夜,你带着亲卫!”
  说到这里,孟益做了一个杀人的手势。
  “诺!”亲信将领闻言,面露冷笑。
  “记住!一个不留!”孟益语气冷若九幽。
  “诺”亲信将领躬身退下,面露邪光;男人自然当场斩杀,而女人嘛,就玩过了再杀。
  ………………..
  “府君,没有看到刘备狗贼!”
  桃水北岸,赵云大帐内,典韦躬身施礼。抵达桃水后,赵云派出虎卫盯梢,一旦发现刘备,令其马上禀报,可这天都快黑了,还是不见刘备踪影。
  赵云叹息一声,心头暗恨;依大耳贼刘跑跑的名头,估计是又溜了,便道:“把人都撤回来,刘备应该跑了!”
  “跑了?”
  典韦一愣,仍不死心道:“要不末将去公孙将军那里打听一下!”
  一想起那双环眼,典韦就想给环眼贼剜掉。
  “不用去了,公孙瓒与刘备有同窗之谊,说不定刘备溜走,还有公孙瓒帮忙!”赵云语气平淡。找刘备报仇是必然的,不过现在大耳贼跑了,只能以后找机会了。
  “何不禀报孟中郎将,收拾公孙瓒这混蛋!”典韦牛眼大睁,跑了刘备,收拾帮凶也能解解气。
  “不!”
  赵云摆手制止,道:“刘备溜走,我想孟中郎将应该也发觉了!你看,孟中郎将毫不声张,这是害怕别人说他御下无方,若是我们去点破,就相当于打了孟中郎将的脸。况且,公孙瓒身系奇袭重责,不可因小失大!”
  典韦很不甘心,道:“真是可恶!跑了那环眼贼!”
  ………………..
  当夜,涿县东南一处里落被血洗,刘氏族人无一幸免…..


  (https://www.skjwx.cc/a/75049/75049768/15151379.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