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 第101章 集思广益

第101章 集思广益


并北,阴山。
  稒阳塞。
  轰隆隆~
  一支庞大的骑兵,沿着蜿蜒曲折的谷道轰鸣南下。
  “速自动,我们到哪了?”
  骑兵大队中,一名双鬓斑白,相貌威严的中年男子大声问道。他腰悬宝刀,鞍挂雕弓,身披精美胡甲,跨坐神骏宝驹,身上散发出一种威严凛然的气息。
  “启禀首领,据前方健儿来报,转过前面那个山,就能看到汉人修建的稒阳塞了!”速自动右手贴胸躬身施礼后,手指前方高耸的山峰。
  “稒阳塞!”
  首领点了点头,他好似想到什么,不禁叹息道:“汉人是个顽强的民族,他们不仅会修建坚固的城塞,还有着强大的信念。”
  说到这里,他见左右将领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便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你们和诘汾那孩子一样,都认为汉人懦弱胆怯,可你们也不想想,曾经强大的匈奴是被谁打没落的?是汉人!而我们的祖先却曾是匈奴的奴隶!所以,汉人是最顽强不屈的民族,不可小视啊!”
  他…就是索头部落首领拓跋邻。
  “匈奴人!”
  速自动一听自己祖先给匈奴人当奴隶的屈辱史,顿时气冲斗牛,大声嚷囔道:“首领,待我们报了仇,就跨过大河杀入美稷(南匈奴王庭),将躲在汉境内南匈奴人,全部杀光!”
  对于如今强大的鲜卑人来说,祖先曾给匈奴人当奴隶,就是他们的奇耻大辱。
  “是啊!杀光匈奴人!”一众鲜卑战将群情激愤,都嚷着要杀去南匈奴王庭美稷。
  “唉~”
  拓跋邻又是叹息一声,道:“你们错了,汉人有句话叫,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囔囔着要杀匈奴人的一众战将闻言,愣住了,汉人的东西我们懂个屁,我们只会提刀砍汉人。
  “呵呵!”
  拓跋邻呵呵一笑,他就知道他们不懂,想着趁赶路无聊之际,打发一下时间也好,便解释了起来:“汉人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知道不足就能开始奋起直追了。人只有在知耻和自知不足后,才可能有卧薪尝胆的决心和勇气,否则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那么固步自封,只会愈发失败,你们懂了吗?”
  一众战将愣愣地望着拓跋邻,一脸懵逼地摇了摇头,首领把我们都说晕了!
  见众人一脸懵逼的样子,拓跋邻突然哈哈大笑道:“汉人有句话叫对牛弹琴,果真不假,哈哈哈!”
  他心里暗道:这些道理,还是回去讲给我那小孙儿力微听吧,也只有他才喜欢听,才听得懂。
  ………….
  视线回到平城塞。
  平城塞内,临时搭建的大帐里,赵云跪坐在帐首,面前跪着一名灰头土脸的索发男子;该男子双手反缚着,双脚也被捆住,一脸惊恐的样子。
  “听说你是一名万骑长,还会说汉话?”赵云语气淡然。
  “是..是!”索发男子连连点头。
  “知道我为何不杀你吗?”赵云问道。
  “不知!”
  索头男子闻言,头埋的更低了,浑身颤抖。
  “因为…我觉得需要一个人去给你们首领报信!”
  说到这里,赵云对一旁手里捧着木盒子的典韦,道:“先给他松绑,然后把盒子给他。”
  典韦上前,两刀割掉索发男子四肢捆绑的绳索,然后将一个方形木盒塞进索发男子怀里。
  双手捧着手里的木盒子,索发男子双手颤抖,战战兢兢道:“这是…?”
  手上木盒的大小,让他大概猜到了里面装的是什么。
  “这是我送给你们首领的一件礼物!”赵云微微一笑,再配上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显得特别真诚。
  但是,这一切落在索发男子眼里,无异于魔鬼的微笑,恶魔的嗓音。
  “快把礼物给你们首领送去吧!”
  赵云挥了挥手,又对典韦道:“义猛,送他出塞吧!对了,再给他一匹马能快些!”
  典韦草莽出身,绿林好汉,是没有取字的,有的地方说典韦字子满,其实是错误的,子满二字,翻译过来是典韦之子满,也就是历史上的典满。
  而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称其为古之恶来,而今,典韦被赵云收纳麾下,赵云遂为典韦取字义猛。义,代表典韦重义轻生死的作风;猛,则是赵云对典韦的评价。
  “诺!”典韦躬身应命,上前一把提起跪在地上的索发男子。
  只见,一个过两百斤的鲜卑大汉,犹如孩童一般被典韦单手提着,阔步走出平城塞。
  “府君!”
  典韦出去后,高顺、成廉、左髭、虞虎四将一同进入赵云帐内,因城中房屋为了取木材都被拆了,所以大家都住在军帐里,现在的塞城里是一排排整齐的军帐。
  赵云指了两侧的坐席,示意四将入座。
  四人各自跪坐下来后,赵云说道:“拓跋诘汾的首级已让那万骑长给拓跋邻送去了,现在说一说我们下一步打算!”

  四人凝神静听。
  “据我猜测,当日拓跋诘汾按兵不动,应该是在等后续兵马!”
  说到这赵云扫了四人一眼,见他们没有不同意见,便继续道:“也就是说,这支鲜卑人马很可能已经往我们这里赶来。而我为何这个时候放那万骑长回去?用拓跋诘汾的首级激拓跋邻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想把我们这里的虚实透露给对方。”
  四人一听,暗道:好家伙!别人都怕敌方探得自家虚实,我们府君倒好,还怕人家不知道,故意放个人回去报信。
  但是,四人深知自家府君用兵如神,谋算更是百无遗漏,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赵云好似想起来什么,对成廉道:“明威,张烈派出去了吗?”
  “回府君,已经在外面藏起来了,只要那鲜卑奴一走,就会跟上去!”成廉抱拳说道。
  “那就好!”
  赵云点了点头,继续道:“后续鲜卑大军一旦得知我们这里的兵力,他们将会有两种结果,要么挥军来报仇,要么撤军。而他们敢挥军来报仇,实力必定不弱,毕竟拓跋诘汾是前车之鉴;当然,也不排除有拓跋诘汾这种狂妄自大的傻蛋。”
  “哈哈哈!”
  拓跋诘汾被赵云说是傻蛋,四人一听不禁失笑,现在想想,还真觉得拓跋诘汾是个傻蛋,把三万大军弄得全军覆没,最后还把自己也葬送了。
  “现在我们就假设,一支实力强大的鲜卑大军即将来临,我们该如何应对!”赵云望向四人,如果前来支援拓跋诘汾的鲜卑军队,得知拓跋诘汾已经败亡,选择掉头回撤,赵云自然喜闻乐见,因为这正是他所期望的。
  那么,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果再来一支实力强大的鲜卑大军,该怎么应对。
  等了一会儿,一个都不吭声,赵云看向虞虎,虞虎连忙低下头,这种烧脑的事情,他才不去想,他脑子装的全是几分火候的羊腿最爽口。
  赵云也不为难虞虎,叫虞虎过来也就是害怕冷落了他。看向成廉道:“明威,你说说吧!”
  “我?”
  成廉苦着一张马脸,瞄了一眼对面高顺,不是应该先问高孝父嘛!
  “说说!”
  赵云笑了笑,每有战事都是他自己做出全方位的战略部署,以至于他麾下将领都形成了依赖,都不喜欢思考,就连高顺也有这趋势了。这对赵云来说可是不好的苗头,他希望的是手下能有一批独当一面的大将,而不是一批只知道点头的木偶。
  赵云一脸殷切的望着成廉,成廉知道,这下是躲不掉了:“那末将就说说,不足之处望府君指正!”
  毕竟赵云的战绩实在太过华丽,几乎是算无遗策,逢战必胜,以至于成廉等人在赵云面前都不禁自惭形秽。
  成廉整理了一下心中措辞,拱手道:“末将认为,与其被动以待,不如化被动为主动!”
  说到这里,成廉瞅了自家府君一眼,心怀忐忑。
  “接着说!”
  见赵云投来鼓励的眼神,成廉也就放开多了,接着道:“府君刚才也说了,已故意将我方虚实透露给敌方,故而后续杀来的鲜卑大军,实力必定强于我方,不然绝不敢来。那么敌方在知道我方虚实的情况下,必会认为我方只能严防死守平城塞,无力出塞一战;如此,我方何不反其道而行,化被动为主动,择一山川要地,伏击敌军,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成廉说完这一番话,那样子感觉比在鲜卑人中冲杀一阵还累。
  “孝父,你觉得呢?”赵云不置可否,看向高顺。
  “府君,末将心中也有一点拙见!”高顺不做评驳,反而说他也有些见解。
  “孝父请讲!”赵云的目的就是集思广益,俗话说,一人智短,众人计长便是这个道理。
  “末将认为,我军应坚壁御敌,抽身回代!”高顺抱拳道。
  此言一出,赵云星眸陡然一亮。
  而左髭、成廉二人则懵了,坚壁御敌,可以理解,就是守嘛!这是高顺一贯作风,稳妥的办法。
  至于抽身回代?
  就让二人完全无法理解,抽身?这个身怎么抽?王方这雁门太守不管不顾,躲雁门关内去了,吕布又被打得全军覆没了,谁还来接平城塞这缸?
  况且,一般人来接这缸,俺们也不放心啊!要是把平城塞给弄没了,鲜卑人直接杀到代郡家里来。
  顿了顿,高顺继续道:“据放走那鲜卑奴供述,拓跋鲜卑举族兵力应在七万余,从去年魁头死后,拓跋邻挥军加入草原混战,这一年下来伤亡在所难免,而今拓跋诘汾全军覆没,也就是说拓跋鲜卑如今可用之兵最多不过四万余,而以平城塞之险,固塞坚壁,足可拒之!”
  高顺这么说,其实就是反驳了成廉提议,高顺认为既然可以挡住拓跋鲜卑来复仇,就没有必要出塞冒险。
  高顺又继续道:“然,代地乃我军根本,平城亦非久戍之地,我军若据平城、九阳两地,不仅兵疲,所耗钱粮甚巨,且旷迟日久。”

  高顺认为,虽然我们可以守住平城塞,但长时间由代郡兵马戍守平城塞,不是长远之计,对代郡是不利的。
  “孝父,那我们该如何抽身回代!”这是赵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回将军,末将认为应把平城塞还给吕布!”高顺拱手回道。
  还给吕布?
  吕布手下兵骑都打光了,把平城塞给他,他吕布拿什么来守?这是在场除高顺之外所有人的心声,就连虞虎都不解的望向高顺。
  高顺马上解释道:“吕布如今虽无兵可用,但以吕布在并北的威望,只要有足够钱粮,很快便能拉起一支实力不俗的人马,而有吕布驻守平城塞,代郡西面就是安全的。”
  高顺的意思很明显,扶一把现在落魄的吕布,让吕布守平城塞这条口子,代郡人马就能放心回到代地;但关键的一点是要给吕布大量的钱粮,不然吕布怎么招兵买马。
  “二位将军所言深得吾心!”
  赵云抚掌大笑,其实赵云对后续鲜卑人马并不是太过担心,正如高顺所言,拓跋诘汾这支人马全军覆没,已让拓跋鲜卑实力大减,就算举族来攻,以平城塞之固,外加六千余白袍,足可抵挡。现在摆在赵云面前最头疼的,反而是如何脱身回代,他可不想将自己本就不多的兵力耗在雁门。
  回代,当然不是把兵马一撤就完事,前面也说过,代郡西面与雁门边境是无险可守的,也就是说平城塞也是代郡西北的门户,平城塞若破,鲜卑大军可直接杀入代郡腹部,所以平城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雁门太守王方自己都不管平城塞的情况下,赵云也要驰援平城塞的原因。
  平城塞对代郡既然这么重要,这里就需要强军扼守,白袍军长期驻守这里,对赵云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一个民薄兵寡的代郡,去守大汉北疆两道防线?就算赵云愿意,他现在也没那个实力。
  所以,撤军回代是最符合代郡利益的;而白袍军要想撤走,那么平城塞就需要一支军队顶上去,现今雁门太守王方躲到雁门关内去了,王方肯定不会干。
  而高顺提起吕布,让颇为头疼的赵云豁然开朗,不禁暗道:我怎么把吕布这头猛虎忘了,他现在虽然很落魄,但只要帮他一把,代郡西面就安全了。


  (https://www.skjwx.cc/a/75049/75049768/15151414.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