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 第85章 天堂与地狱

第85章 天堂与地狱


初尝禁果的两人沉溺其中,接连几日,二人每夜总会折腾半宿,不过每次都是甄姜求饶,才相拥而眠。
  京城虽然繁华似锦,可赵云总觉得他与这繁华格格不入,他在京城陌生且没有朋友,也不值得留念。
  多玩几天,甄姜也觉得这个陌生的城市,哪怕再繁华终究没有家的感觉,反而觉得在代城过得更充实。
  代郡赋税已上缴,完成这件大事,赵云也该回去了,代郡还有很多政务、军务等着他。
  像小说上那样,在京城结交历史名人,还是算了吧!
  毕竟在这百万人口的大城,结交名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况且以赵云的出身,那些名门望族出身的人,是看不上他这个边地太守的;因为这个世界不论何时,当你没有实力的时候,认识谁都没用;所以,还是不要自取其辱的好。
  翌日一早,在谷门出城后,召集齐驿站里的两百虎卫骑,一辆马车和载着百余石粮食的数量辆牛车,向东行去….
  赵云第一次入京,就是如此的平淡无奇,与普通的贩夫走卒一样,了无痕迹,默默无闻。
  若是士族出身的两千石太守入京,必是酒宴无数的另一番景象。
  出身,在这个时代似乎真能决定命运!
  可赵云却偏偏不信!
  他回头望向天边隐约可见的宫殿楼宇,与他同乘一骑的甄姜,略微好奇,也回首望去…….
  赵云的目光停留在宫殿楼宇上,他抱着怀里的甄姜,低声在她耳际道:“陈胜王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姜儿以为呢!”
  这是赵云第一次吐露自己的野心。
  甄姜闻言,有些不敢相信,她仰首看着俊美的脸庞,心中震惊不已,暗道:夫郎竟有如此雄心?
  缓了缓心中的震撼,她暗自发誓:不管夫郎做什么,都与他生死与共!
  甄姜秀指紧紧扣着赵云满是老茧的手,眼神坚定。
  “哈哈哈!”
  赵云放声大笑,有些话,不需要说,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够了。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回代城,他决定和甄姜完婚,给她代地女主人的身份。
  ……………..
  宏大的帝都逐渐消失在后方,队伍来到一条十字路口,稍作停顿,赵云下令继续向东。
  “夫郎,我们是不是走错路了?”
  甄姜记忆力极好,她明明记得来时是从路口北来的,现在回去不就应该北上吗?为何要向东走?走河内不是更快到冀州魏郡吗?
  “忘了给你说,昨日我向驿馆上报离呈时,驿馆的官员说有一支黄巾余孽在河内劫掠,建议我暂时不要走河内!”赵云是代郡太守,河内郡有黄巾余孽跟他没有关系,他没必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所以绕道是最明智的选择。
  于是,他改变了回去的路线,准备一路东出河南尹,进入兖州陈留郡酸枣,再从陈留酸枣北上进入东郡白马津渡河,便能进入冀州魏郡繁阳,从繁阳再到邺城与苏双汇合北上。
  “嗯!”甄姜点了点头,河内不宁也只能绕道了。
  第二天,下午时分,一座雄伟的关城出现在前方,关城上旗帜飘扬,“虎牢关”三个字映入眼帘。
  虎牢关,因西周君主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北濒黄河,东接汜河,西连巩义,山岭交错,沟壑纵横,险自天成,有“锁天中枢,控地四鄙”之称,是帝都雒阳东面重要门户,也是着名的古战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秦末汉初,西楚霸王项羽与高帝刘邦,为了争夺虎牢关,在这里发生了七十多次大规模战争,四十多场小规模战争,双方在此拉锯整整两年零三个月之久,成为了楚汉争霸的战略焦点。
  这场旷日持久的成皋之战最后以刘邦全面获胜而告终,项羽最终兵败如山倒,以至于兵困垓下,乌江自刎。
  虎牢关,决定了楚汉战争的走势,成就了汉高帝刘邦的千古伟业,才有了今日的大汉,可以说没有虎牢关,历史可能又是一番景象。
  而今,亲临虎牢关下,赵云脑海中首先冒出反而是三英战吕布,他虽然知道这是罗贯中虚构的,可如今历史重来,几年后到底怎样,他也无法预测,但他肯定,那时他一定会来。
  毕竟那场吸引全天下目光的盛宴,怎能少了他?
  关城守军查看通关文牒后,赵云的队伍有序出关。
  而出关后,眼前的景象,与关内仿若两个世界,关外聚集了大批难民,个个衣不蔽体,骨瘦如柴,有几个难民上前祈求戍关军士放他们入关,回应他们的是锋利的戈矛,瞬间洞穿了瘦弱的身躯…….
  这时,一名将领模样的军官,对关外难民高声呵斥道:“这就是冲击关城的下场,谁若胆敢越界一步,格杀勿论!”
  接着又对一队戍关军士,道:“把尸体扔给他们!”
  让赵云一生难忘的场景出现了,只见,一队戍关军士将拒马外的尸体抬起,扔向前方大道旁,道路旁的难民见了,空洞的双眼陡然一亮,一窝蜂的冲向尸体,撕破尸体上的脏衣,一口就咬了下去,难民好似变成了饿狼,带血的人肉在嘴里嚼几下,就吞了下去….

  没一会儿,几具尸体就被啃噬得血肉模糊。
  吃人!
  赵云目瞪口呆,难以置信,腹中翻江倒海。
  甄姜则吓得尖叫一声,哇的一声就吐了出来,连忙拉下车帘不敢再看。
  在北疆从死人堆里活下来的虎卫骑,个个也是背皮发麻,腹中翻腾。
  而反观戍守关城的军卒,面色自然,可见他们早已习以为常,当真是关内天堂,关外地狱!
  人相食,亡国之兆也!
  离开虎牢关后,天色渐黑,赵云的队伍在东面数里的成皋城外停下,城外也聚集了上万难民,城门紧闭,就连赵云亮出代郡太守的身份,想要入城休整,也不予理会。
  赵云心中气愤,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寻了一块空地扎下营地,看着周围眼冒绿光的难民,赵云感觉真的很危险!
  若非有两百杀气腾腾的虎卫在侧,这些难民可能早就冲上来了,不过赵云依旧不放心,一直陪在甄姜身旁。
  “夫郎,拿出我们的粮食,今夜在此施粥!”
  在虎牢关外,看到人相食,甄姜胆水都快吐出来了,到现在脸色都有些苍白,不过她灵动的星眸中却荡起了一丝亮光,
  “恐怕有心无力!”
  对于苦难者,大多数人都有一颗怜悯的心,赵云同样如此,可他带的粮食并不多,况且这里到处都是难民,一旦得知此地有人施粥,难民必定蜂拥而至,到时候人没有帮到,还有可能把自己搭进去。
  但甄却不这么认为,正色问道:“夫郎最缺的是什么?”
  闻言,赵云以为甄姜想把难民吸纳去代地!
  可此地距离代郡近两千里,在这个出门靠走的时代,两千里是什么概念?一个身体强壮的人,一日不停,也要走二十天,像这种难民,个个有气无力,两个月都不一定能走到,况且这么远谁会跟你去?
  赵云感觉甄姜有些异想天开了,但他知道甄姜想要吸纳难民填充代地,也是在为他着想!又怎会批驳心爱的人,说道:“姜儿,此地距代地实在太远,不说难民是否愿意,就算愿意也难以实现!”
  “夫郎,妾身却觉得此乃天赐机缘,且收获远远大于付出?”
  甄姜意识到赵云会意错她的意思了,解释道:“夫郎最缺的不仅是人口,还有名声!”
  去年黄巾起义爆发,时至今日天下各地也是战乱不息,有点远见的人,都能看出天下将乱,甄姜有女陶朱之名,虽是女子,但极其聪慧,并素有远略,自然也看出了这点。
  甄姜认为以极少的粮食,换得仁义之名,是稳赚不赔的投资。
  这也是甄逸,为何最看重甄姜的原因;可终因门第之见,弄得父女俩决裂。
  名声?
  赵云恍然,自己还以为猜到了她心中所想,看来错了,也为自己只看眼前而惭愧,还不如一个女人看得深远。
  甄姜继续道:“妾身已知夫郎之志,然自古成大事者,皆有仁义之名;高帝如此,光武亦如此;而这些难民,就是传颂夫郎仁义的人!”
  甄姜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赵云在百姓心中博一个好名声,这些难民来自四方,正是替赵云传播仁义之名的载体。
  赵云自然知道名声带来的好处,历史上卖草鞋的刘备,不正是靠四处收拢民心,特别是在新野大败后,依然带着数十万百姓撤离,获得了仁义刘使君之称,受天下百姓爱戴,这也是刘备屡战屡败,都能站起来的原因,因为刘备有一个好名声,兵打光了,很快又能拉起一支队伍。
  可见好名声!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想通其中关节,赵云夸赞道:“姜儿不愧有女陶朱之称,还是我的女诸葛!”
  “诸葛?”
  甄姜一怔,有些摸不着头脑。
  “呃!”
  赵云这才反应过来,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应该还在琅琊光着屁股搓泥巴,小屁孩一个,笑着圆场道:“就是智囊的意思?”
  “哦!”甄姜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暗道:诸葛不就是个姓吗?
  随后,赵云只留下队伍三天的口粮,命虎卫军士将牛车上近百石粮食,全部堆放在营地门口,又令军士将营中架好的十多口大锅移至营门,同时在营门升起两团篝火照明。
  周边的难民很好奇,不知道这队杀气腾腾的军队要干什么。
  没多久,营门处就飘来了粥米的香味,周边的难民不禁咽了咽口水,饿得前胸贴后背的他们,更加饥饿。
  接着,又看到一锅锅香气扑鼻的米粥,被倒入一个个大木桶中,又继续熬粥,这些难民见了,不禁在想,他们就两百来人,吃得完这么多吗?
  但在军士身上明晃晃长刀的震慑下,他们只能蜷缩着枯瘦的身躯远远看着。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营地门口,大桶里,大锅里都装满了米黄色的粥,营里所有能装的器具都拿出来了,也只能装十来石粮食的米粥。
  赵云登上堆放粮食的麻袋上,对前方夜色中的难民,拱手高声道:“鄙人代郡太守赵云,途经此地,见民生困顿,特在此设粥,略尽绵薄之力,望父老勿弃之!”


  (https://www.skjwx.cc/a/75049/75049768/15151430.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