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 第50章 赴代

第50章 赴代


广昌,隶属冀州中山国,地处太行八陉之六飞狐陉与太行八陉之七蒲阴陉的交汇处,向东沿着蒲阴陉,出五阮关可到幽州涿郡;向北沿着飞狐陉,可到代郡代县。
  而飞狐陉,就是赵云入代的最佳选择。
  当赵云一行人到达广昌时,已是九月初,北风吹黄了山川,漫天枯叶,尽是秋的悲凉....
  呼啸的北风,也一天比一天冷........
  近六千人的队伍,驻扎在广昌城南面数里的地方,赵云唤来曹性和裴元绍,将最后一箱金银交给二人,让他们带着一队军士去广昌城内采买衣物等生活必须品。
  如今,天气转冷必须得准备衣物了,不然这些老弱妇孺很可能走不到代郡,就冻死了!
  跟着他北上的这三千余老弱妇孺,不是朝廷认可的,所以王芬不会给他一分钱粮,这些人的花费都得他自己承担,之前在真定送给左丰一箱金银后,他就仅剩两箱钱财,出发前他又拿出一箱金银,采买了北上所需口粮。
  最近,要不是收降刘石,得了刘石手中的粮食,不然手上这最后一箱钱财,根本不能用来采买衣物。
  队伍简单驻扎下来后,拾柴的拾柴、打水的打水、架锅的架锅,全是忙碌的身影,其中有老人、妇女、军士,还有懂事的孩子.....
  赵云箕坐在枯黄的野草上,掏出怀里简易的地图,看了起来.....
  从地图上看,他们已经走了一大半路程,以这样的速度的话再走半个月,在九月中旬之前应该可以到代郡治所高柳城。
  赵云不禁在想,若是在一千八百多年后,这总共千余里的路程,坐上高铁不过就是一个时辰的里程,而在这个时代却无异于是长征。
  哈!
  他自嘲地笑了笑,就当那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吧!
  收起地图,将地图揣入怀中,赵云加入了忙碌的身影中,这个时候没有赵太守,只有与大家同甘共苦的赵二郎。
  ...........
  广昌城
  广昌也就是后世的涞源,城池建造在涞源盆地中央;因为地处飞狐陉与蒲阴陉两条要道的交汇处,广昌城凭借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它的繁华!
  黄巾之乱平息已经有一个月,走南闯北的商人再次踏上贯穿并冀幽三州之地的飞狐陉、蒲阴陉,而广昌城就成为了他们中途唯一补给的地方,走这里的人几乎都会在此停留。
  如今,这里也是赵云获取补给的地方,傍晚时分,曹性和裴元绍回来了,一箱金银换来了上千匹布,以及一些生活必须的物资。
  第二天一早,队伍继续北上.......
  半个月后,也就是九月十七,经历千辛万苦,跋山涉水的赵云,领着五千四百人到了高柳城外,令人悲伤的是,有数百老弱倒在了飞狐陉北段崎岖的山路上。
  .........
  九月中旬的北方,寒风凛冽,高柳城在呼啸的北风中一片萧索......
  高柳境内,三面环山,北为云门山紧挨长城,西为采凉山,南为六棱山,中部形成南北两个盆地。最高的六棱山,海拔两千多米。境内有桑干河、吾其河、白登河、黑水河等流域。
  高柳城就坐落在北部云门山下的盆地中,城高六丈,城池呈东西走向,东西长约三里,南北宽约两里,是一个周长不足十里的小城。
  高柳城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它属于边城,边城最重要的就是防御能力,高柳城不仅城高墙厚,城墙每隔一定的距离就有突出的矩形墩台,俗称马面墙,是利于防守者从侧面居高临下打击来袭敌人。
  除了马面墙,两座城门内还设有瓮城!
  对!你没有看错,为了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高柳城只有南北两座城门。
  赵云的到来,倒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看五千多人突然出现在高柳城下,守城的士卒下意识地敲响了城楼警钟......
  “当当当~”
  尖锐的声音响起,死气沉沉的高柳城好似活了过来,一群内着单薄白裳,外罩铁甲的县卒出现在了十多米高的城头。(汉时:一丈约2.31米,六丈高就是近十四米。这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度,不愧是边关重镇。)
  赵云举目仰望,他终于想通,为何高柳城距鲜卑王庭弹汗山那么近,还没有沦陷的原因,因为这样的坚城,对于攻城一方来说无疑是天堑,更何况是不善攻坚的胡虏。
  城楼上,出现一个身披铁甲,嘴叼草茎的高瘦汉子,此人手扶城垛对着城下语气慵懒道:“城下何人啊?”
  初闻警钟,高瘦汉子首先是看北方有没有狼烟升起,没有狼烟那就说明不是鲜卑人来了!上城一看,城下有身穿汉军制式装备的军人,也有武器五花八门的青壮,还有老弱妇孺,这很像护着边民南迁的队伍,可高柳城就是边城,他们是不是走反了?
  这时,城下周仓策马而出,在城门百步外驻马高声道:“城上的人听着,天子亲封代郡太守入代赴任,还不速开城门?”

  新任太守?
  闻言,高瘦汉子领着士卒跑下城楼,他倒不会怀疑城下之人所说;首先,高柳很穷,食不果腹的那种,除了鲜卑奴对这里感兴趣外,估计狗都不来;再则代郡已快一年没有太守了,上一任太守战死还是在去年这个时候。
  听闻新太守来了,高瘦汉子挺高兴的,因为这样他就可以撂挑子去并州投奉先兄了。
  少顷,厚重的城门,在十余名士卒的合力下缓缓推开......
  一个身材高瘦,不修边幅,走路一摇三晃,吊儿郎当的汉子,叼着一根草茎,从城里走来。
  赵云跨坐在战马上,打量着来人,这高瘦汉子给他的第一感觉,就是欠揍,一看就是个军痞。
  高瘦汉子来到赵云等人前方,嚼着嘴里草茎,流里流气,道:“按惯例,先验敕牒?”
  敕牒:是出至朝廷的任命文书,盖有尚书台大印。
  赵云抬手示意身侧曹性,取出证明自己身份真实性的敕牒。
  待高瘦汉子确认无误后,双手将敕牒还给曹性,快步上前,他目光四下搜索,暗道:新任太守呢?
  在他映象中,能做到朝廷亲封两千石太守的人,最起码也是个身有贵气,颇有威仪的中年人,但他瞅了半天也没见哪个人有太守气质啊!
  “我家太守当面,还不上前拜见?”周仓对跨坐在马背上的赵云拱了拱手。
  这少年是太守?
  高瘦汉子一惊,这不还是个雏儿嘛?敕牒上写着,新任太守叫赵云,莫非就是他?
  高瘦汉子再次打量赵云几眼,暗道:你们说是那就是吧!反正乃公也要去投奉先兄了!遂抱拳道:“高柳县尉成廉,恭迎太守!”
  成廉?
  一听此名,赵云不禁想到历史上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的成廉;不过,赶了一个多月的路,所有人早已疲惫不堪,赵云暂时压下一探究竟的想法,觉得还是先进城要紧,对高瘦汉子,道:“成县尉引路吧!”
  “太守请!”
  成廉微微抱拳,迈着八字步,一摇三晃地引导赵云入城。
  在城外,高柳城给赵云的感觉是高大坚固,形如天堑;而进入城中,瞬间让他大跌眼镜,仿佛是进了难民窟,城内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脏乱的街巷,皮包骨头的行人.......完全看不出有一郡治所的样子。
  而内地郡国治所,哪个城池不是车水马龙、人潮涌动?
  但这代郡治所竟如此破败?
  来时,本来赵云是有心理准备的,可这也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一郡治所都成了这破败样,那代郡辖下另外十个城池又会是什么样?
  此刻,赵云真有一种掉头就走的冲动。
  因为他有他的野心,之前在常山奋勇杀贼,就是为了博取功勋,换得一块自己的地盘,然后再潜心发展势力,待天下大乱后,加入那场逐鹿天下的盛宴。
  而眼前这代郡,有希望吗?
  说实话,赵云此刻非常失落。
  但他自问,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没有!
  因为从他受封代郡太守那天起,他就没得选!或者说以他的出身,就注定了没有选择的权力。
  入城后,赵云将安置随行五千多人的事情,交给了周仓、曹性、左髭、裴元绍四将。
  而他,则带着妹妹赵雨,领着百余亲卫精骑跟随高柳县尉成廉,去了城中郡守府。
  来到郡守府,眼前的一切依旧还是那么破败,推开府门,顿时扬尘四起,显然很久没人来过了;蛛网、尘埃、杂草成了郡守府的装饰。
  成廉面露尴尬,解释道:“县衙那边一直人手不足,所以......”
  “成县尉,为何不见高柳令?”
  赵云是代郡郡守,而高柳县令理应前来拜见。
  “暂由卑职代任!”
  成廉微微拱手,讪讪一笑。
  “代郡长吏呢?”
  赵云又问道,因为大汉边郡一般都设有掌管军事的长吏,是边郡二把手。
  “这....”
  成廉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莫非也是你代任?”
  赵云瞥了一眼成廉,这家伙流里流气,一看就不像个正经人。
  “嘿嘿!”
  成廉嘿嘿地笑了起来,道:“暂代!暂代!”
  “咯咯!”
  赵云身旁的赵雨,忍不住捂着嘴儿笑了。这瘦高个儿可真有趣,代郡从下到上的官儿他居然一个人全干了!
  “既然你代任数职,代郡的情况你应该是最清楚的吧?”
  赵云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在郡守府大厅前满是尘埃的台阶上一屁股坐了下来,看向成廉道:“那你就说说吧!”
  成廉微微躬身,道:“不知太守所问是哪方面?”
  “你也别站着,坐下说!”
  赵云用手扫了扫身侧布满灰尘的石阶,示意成廉坐下,继而道:“先说说鲜卑人的情况吧!”
  如今,代郡这般破落,赵云知道鲜卑人“居功至伟”。
  鲜卑人源于东胡,秦末汉初之际匈奴强势崛起,同为游牧民族的东胡被匈奴打败后,分为两部分别退至乌桓山和鲜卑山,后来他们便以山为族名,形成了现在的乌桓族和鲜卑族。

  其后,鲜卑人一直饱受匈奴人的压迫,在草原就属于低等人,时常充当匈奴发动战争的炮灰。
  这样的压迫一直持续了一两百年,直到匈奴被大汉打得日益衰落后,鲜卑人才逐渐摆脱匈奴人的控制。
  又在一百年前,鲜卑人联合乌桓、丁零以及西域诸国打败了曾经骑在他们头上的匈奴人,由此奴隶翻身做了主人。
  接着,在公元91年,汉庭外戚窦宪为赎其罪,主动请缨北击匈奴,完成了燕然勒石的壮举,将北匈奴彻底赶出蒙古高原,逃往欧洲,成为了欧洲人的噩梦,上帝之鞭。
  而鲜卑人则趁机占据了辽阔的蒙古大草原,在肥美的草原滋养下,鲜卑族越来越强大。
  直到三十年前,一个名叫檀石槐的鲜卑人横空出世,在檀石槐的雄才大略下,使散乱的鲜卑各部走向了统一,他们北拒丁零,东退夫余,西击乌孙,一举奠定了草原霸主的地位,建立了一个疆域东西长达一万四千多里,南北宽达七千余里的鲜卑帝国。
  而鲜卑人的崛起,对于逐渐走向衰落的大汉来说,就是深重的灾难,此后北疆成了鲜卑人的后花园,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对此,汉庭也并非没有采取措施,在熹平六年,也就是七年前,汉帝刘宏曾同时派出三路大军出塞远征鲜卑,当时一路大军就是从高柳城出发,结果大败而归。
  至此,汉庭再无征讨鲜卑的实力,汉帝刘宏也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以至于现今河套尽失,百万边民十不存一。
  直到三年前,檀石槐这老枭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檀石槐死后,其子和连即位,而和连贪淫好色,又无才德,难以服众,使得鲜卑内部矛盾逐渐激化.....
  而和连为了转移内部矛盾,亲自领兵攻打凉州北地郡,却被人射杀。
  和连死后,和连兄长之子魁头即位,也就是现任鲜卑大单于。
  据成廉所知,魁头已有压制不住鲜卑各部的趋势,但如今的鲜卑,对大汉来说依旧是个不可力敌的庞然大物。


  (https://www.skjwx.cc/a/75049/75049768/15151465.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