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 第43章 夜战

第43章 夜战


三日后,甄氏第二批二十万石粮食运达真定。
  城外数十万百姓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南返,混迹在百姓中的黄巾细作,怀着激动的心情偷偷南下、西去........
  真定城,刺史府。
  王芬高坐议事大厅,大厅两侧以赵云、沮授二人为首分列左右。
  在赵云身后是四名军司马,分别是:曹性、殷通、陈敢、李维四人。另外张南、左髭、裴元绍三人则在城外领兵上值;至于周仓护送左丰去了京城,还没有回来。
  沮授身后则是常山各县核心官吏,有十多人,其中就有甄姜的舅父张县丞。
  王芬的目光一一从每个人身上扫过,最后停留在赵云和沮授身上,期许道:“公与、子龙!数十万百姓能否平安回乡,就交给你们了!”
  赵云、沮授二人上前一步,对王芬躬身揖礼,齐声道:“必不负使君所托,请使君安心!”
  其他人也跟着齐齐道:“请使君安心!”
  从刺史府出来后,真定官府开始高速运转,一道道明日南返的通告下发,城外的百姓激动不已,奔走相告,他们终于可以回乡了!
  因为每一个人对故乡,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每一个人都期待着明日的到来...
  夜色降临,三千常山军在真定城南门集结,一队队民夫押着二十万石粮食等候出发的命令.......
  随着一声梆子声响起,真定城南门缓缓开启,一马当先的赵云踏着夜色而出,他身后是押着粮车的火把长龙,但若细心些就会发现,装载着粮食的车辙在地上只留下浅浅的痕迹,一直延伸在南下的道路上........
  “赵云押着粮食出发了,快向将军禀报!”
  南门外,目送赵云南下的百姓人潮中,两波鬼鬼祟祟的细作,各自汇聚在一处低声细语。
  少时,两波细作中,都有人隐入夜色之中报信去了!
  圆月下,赵云的队伍越走越远,此时已到下半夜,已快走出真定地界,再走就会进入苍岩与定峰山之间延绵数里的谷道。
  赵云叫停了队伍,跨坐在马背上,他望着前方逐渐向南延绵的山脉,发白的谷道在月光下显得异常阴冷,一阵清凉的微风吹来,更觉阴森,两侧漆黑的丛林中蝉鸣声声,在赵云的耳中,就好似催命符一般。
  赵云转首西望,那边也有一条发白的道路,那是西行的官道,可直通井陉。
  这时,曹性从后方策马来到赵云身侧郑重拱手,好似已完成了什么布置。
  “按计划行事!”
  赵云微微颔首,目光望着西面发白的道路,好似在期待什么。
  时间嘀嗒嘀嗒流逝,赵云身后的队伍就这样停着,很多照明的火把已经熄灭,只能借助模糊的月光,才能看见那一车车满载的粮车。
  而数里外,西面的官道上,一支火把长龙撒腿狂奔.......
  “快点!快点...”
  马背上,黄龙急不可耐,从得到赵云连夜押着二十万石粮食南下的消息到现在,已经过了三个时辰,黄龙估摸赵云应在苍岩谷道中了张燕的埋伏,暗道:那二十万石粮食可不能全落入张燕手里,得赶紧赶去分粮食!
  就在这时,数名斥候喽啰奔至黄龙面前,高声道:“启禀渠帅,赵云未进谷道,就在前方三岔路口停着,也不见黑山军人马。”
  没进谷道?
  赵云这竖子这么精?莫非他知道谷道里有埋伏?黄龙满头问号。
  沉吟片刻后,黄龙下令停止前进,他这次虽然带了三万五千大军,但赵云从未一败的威名摆在那,令他很是忌惮。
  “渠帅!”
  平汉、刘石、李大目、丈八四贼将,不知自家首领为何突然下令停止前进,满头雾水地来到黄龙面前。
  “赵云未进谷道,那竖子就在前方三岔口。”黄龙解释道。
  赵云知道谷道有埋伏?
  四贼将心里不约而同地想到这点。自家首领和张燕的定计是,等赵云进入苍岩谷道后,前后夹击赵云,不仅要粮,还要赵云的命,只要赵云一死,常山将无人能挡我等兵锋;届时真定城内的另外二十万石粮食也是我们囊中之物,可如今赵云不入瓮,这当如何是好?
  四贼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齐齐望着黄龙,似乎在说:你是老大,你拿主意!
  ...........
  三岔路口。
  一匹急驰的骏马从西面飞奔而来.......
  听到急促的马蹄声,赵云指节敲击在马鞍上,似有期盼。
  “将军,西边虎头岭贼兵,突然停了下来!”骑兵奔至赵云身前拱手禀报。
  双方相距数里,黄龙探知己方动向赵云倒不觉得奇怪。心下暗道:黄龙若是止步不前,等到天亮对我方就非常不利,必须引他来攻。
  打定主意,赵云又向东北真定城方向望了望,眼神冷洌,暗道:黄龙这匹夫与你褚大兄相比可差远了,我知道你褚大兄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
  “渠帅,赵云要跑!”黄龙正拿不定主意时,一名在前方打探的喽啰急火燎绕地跑来。
  “渠帅,可不能让赵云跑了!”
  刘石急声道:“那可是二十万石粮食,够兄弟们吃到明年呢!”
  “是啊!是啊!”另外三名贼将,连连附和。
  二十万石粮食!
  想到堆积如山的粮食,黄龙心里一横,老子亲率三万五千大军,难道还害怕他赵云三千人不成?若放任赵云返回真定,我岂不与二十万石粮食失之交臂?
  “平汉,即刻派人联络黑山军,不能走了赵云!”
  黄龙吩咐过后,拔出鞍上长刀,高声道:“兄弟们,莫走了赵云,杀啊!”
  “莫走了赵云!”
  “莫走了赵云!”
  “莫走了赵云!”
  黑夜中,数万贼兵如接力一般齐齐大吼,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数万贼兵如豺狼一样恶狠狠地向前方扑进.........
  听到西面震天的呼喝声,赵云摸了摸如绸子一般丝滑的马颈,暗自冷笑道:老子本来就没打算要跑,老子不怕你来,就怕你不来!”
  随即,赵云森然道:“传令迎敌!”
  “将军有令,立阵迎敌!”
  一声炸喝响起,三千常山军快速结阵,在他们身后则是交错排列的数千辆粮车,若是白日从高空俯瞰,便会发现粮车的摆放颇有讲究,好似沮授传授赵云的八门金锁之阵。
  而且刚才在赵云做出要掉头的迹象时,其实根本就未动粮车。
  褚大兄,不!现在应该叫你张燕!你现在..在哪呢?赵云倒提着龙胆枪,俊美的脸庞在夜色中更加冷峻....
  褚燕就是张燕,那个历史上轰动汉末,统御百万黑山军,逼得汉帝刘宏封一个反贼为平难中郎将的猛人。而天下大乱后,张燕领着麾下贼兵与各路诸侯结盟,搞得河北霸主袁绍焦头烂额,甚至袁绍的老巢都被黑山军攻破过,可以说张燕就是河北的搅屎棍。
  其后,袁绍官渡败北,曹操率军平定河北,张燕至此归顺曹操,结束了他河北搅屎棍的角色,官至平北将军,受爵安国亭侯,是一个为数不多得了善终的反贼。
  如今历史重来,那么张燕的命运又会如何?
  而赵云又会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西面贼兵的火把长龙越来越近,杂乱的吼叫声变得震耳,如排山倒海一般。
  “杀啊~莫走了赵云!”
  银白色的月光下,三千绛衣黑甲的常山军严阵以待,他们以盾为墙,以枪为林,阵中弓弦声铮鸣,锋利的箭矢在月光映照下,反射着宛若星海的森芒。
  转眼间,汹涌而来的黄巾贼近在眼前,常山军中陡然乍起一声大吼:“放箭!”
  大吼声刚落,常山军中腾起一片银芒,没入汹涌的黄巾兵潮之中,顿时惊起一片凄厉的惨叫声,使黄巾军前部出现了骚乱。
  但是,骚乱只持续了一会儿,黄巾前部再次汹涌扑来,如今的黄巾贼不说身经百战,但也在战场上积累了血淋淋的经验。他们都知道,只要顶住官军几轮箭雨,就是他们反击的时刻。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倒在了冲锋的路上,但这对于数量庞大的黄巾军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黄巾军硬抗常山军数轮箭雨后,双方狠狠碰撞在了一起,爆发出响彻夜空的厮杀声......
  这一刻,每一个人都成了厮杀的机械,只要一息尚存,就是你死我活。
  清冷的月光映照在龙胆枪刃上,赵云手中的长枪好似银龙腾海,枪芒过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将为兵之魂,赵云之勇,震慑了贼兵,激励了部下,本就装甲精良的常山军,瞬间爆发出惊人的战力,杀得贼兵前部节节败退.....
  但赵云的目标不是杀退贼兵,他要的是一战定常山,当下张燕的黑山军还未出现,而且黄龙主力亦在,那么战斗才刚刚开始.......
  .........
  贼兵后阵
  “怎么回事?”
  黄龙大声喝问,虽然有月光映照,但身居后方的黄龙根本看不清前方的交战情况,汹涌向前的兵卒居然开始后退,使得他都不得不跟着后退。
  很快,有一个狼狈的矮子奔来,黄龙定睛一看,是自己的得力爱将刘石,只听矮陀螺刘石鬼哭狼嚎道:“渠帅,平汉一合就被赵云斩了,呜呜!”
  刚才,要不是刘石身高矮一大截,龙胆锋利的枪刃就不是贴着他头皮掠过,而是一枪搓破他的大脑袋,到现在刘石都觉得脑门凉飕飕的。
  但这也让刘石发现,长得矮,也并非全是坏事,至少这次保住了命,而平汉长得高,就成了黄泉鬼。
  平汉死了?
  黄龙很伤感,这可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一转眼居然就没了。
  同时,黄龙心头火大,三万多人居然被三千常山军打得后退,全他母的是猪吗?
  再看哭哭啼啼的矮陀螺,心情极差的黄龙,大吼道:“一个大男人哭什么哭,没用的废物!”
  语罢,黄龙提刀策马,领着一众亲卫冲向前方….
  刘石抹了一把眼泪,看着黄龙消失的背影,暗自道:俺回寨替渠帅守家!


  (https://www.skjwx.cc/a/75049/75049768/15151473.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