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 第10章 俘虏可用

第10章 俘虏可用


见郭典意动,赵云说道:“府君,黄巾虽众,但能战之丁不过半数,今五千余俘虏中,有六成乃是老弱妇孺!”
  闻言,郭典恍然道:“子龙的意思是老弱妇孺为质,选兵丁壮?”
  黄巾军人数之所以如此庞大,完全是因为裹挟活不下去的百姓而来,自然就存在拖家带口的现象。
  就像今日被常山军俘虏的五千多人中,只有两千多青壮,余者皆是老弱妇孺,但这些老弱妇孺都是这两千黄巾青壮的家人或者乡邻。
  若不是因为这群老弱妇孺,成了这些青壮的牵绊,哪能俘虏这么多壮丁?
  不然人家早就跑了!
  “是的!”
  赵云点了点头,笑道:“云猜想,孙国相此刻应该正为这数千俘虏而烦恼,毕竟数千人每日可要消耗不少的钱粮,同时还要分出兵力看押,长此下去常山也吃不消;但以孙相国素有清廉爱民的名声,又不能弃之不理或者杀俘;如此就让孙国相陷入两难之间,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郭典抚须含笑,眼神示意赵云继续说下去。
  赵云继续道:“若是这个时候府君愿意接手这烫手山芋,孙国相必然欢喜。届时府君趁机向孙国相讨要一批军资、钱粮,助府君成军。投桃报李之下,府君便把那五百郡兵还给他,并承诺将来归还钱粮,如此孙国相必然应允。”
  “子龙好算计!”
  郭典闻言大笑,说来说去,这五千俘虏还不是要孙瑾出钱粮养。
  不过,这是暂时的,同时,还给孙瑾画了一个大饼,有朝一日会归还所耗钱粮。
  而郭典用黄巾青壮成军后,就会前往巨鹿平贼,那么三千多老弱妇孺将留在常山为人质,就无须担心出现临阵倒戈的现象。
  ..............
  翌日,郭典早早起身,带着赵云去了国相府。
  二人被请进国相府客厅,好不容易睡了个安稳觉的孙瑾,估计郭典是急不可耐的让他拨兵。想起自己允诺那五百锐士,孙瑾就肉疼不已;如今,黄巾乱起,天下不安,他深知手里有兵才是安身立命之本。五百兵马虽然不多,但也是成军多日的部队,不是新幕之兵可以比拟的,况且还是经过战阵洗礼的,更为珍贵。
  不过,自己乃堂堂常山国相,说出去的话自然不能食言而肥。
  现在还有一件事情,让他最闹心,那就是昨日俘虏那五千多张口,孙瑾心里暗骂虞涉、方综这两竖子,打败黄巾贼不就好了,为何还要把俘虏押回城里?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虽然心里不痛快,但孙瑾还是褒奖了二人一番,毕竟对于此时天下各地节节败退的官军来说,这是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同时他心里也在盘算如何写这份捷报送入京城。
  想到昨日的胜利,孙瑾心情好了不少,这次胜利虽然不是他主导的,但出兵的是他,功劳自然他最大,至于赵云刺杀贼首之功,他觉得可以好好润色一下捷报。
  客厅内,郭典、赵云二人已等待多时,孙瑾姗姗来迟。
  郭典、赵云连忙起身拱手,道:“孙国相!”
  孙瑾虽然摆着架子,二人也不敢表现不满,毕竟人在屋檐下,装装孙子也无妨。
  须知,没有做过孙子,哪有做大爷的酣畅淋漓?
  郭典身姿摆的很低,孙瑾也不敢得寸进尺,脸色露出和煦的笑容,歉意道:“一些琐事,害得君业久等了!瑾之过也!”说着拱手作揖。
  至于赵云,自然被孙瑾忽略了,一个小小的少年,哪怕刺死了张牛角,也不值得他为之告罪。
  赵云也有自知之明,并未有任何情绪,身姿挺拔的伫立在郭典身后。
  “喻章忙于公务,何过矣?”
  喻章,是孙瑾的字,郭典拱手道:“是典冒昧打扰了!”
  二人一番客套后,各自落座,赵云也跟着跪坐在郭典身侧。
  孙瑾率先开口道:“昨日大胜一场,并诛杀张角义子张牛角,君业麾下赵云居功至伟,可谓是少年英雄呐!”
  说着,孙瑾看向赵云。
  “国相,谬赞!”
  赵云躬身抱拳道:“云愧不敢当,此胜全仗国相运筹帷幄,若无国相想必云早已死于贼丛之中,云还要谢国相救命之恩呢!”
  说着,赵云躬身一拜。昨夜夜宴,赵云就发现孙瑾此人最喜奉承之言,今日他便投其所好,反正就动动嘴皮子。
  孙瑾一听,果然大为受用,越看赵云越是顺眼,暗道:这少年,谦逊有礼,不错。
  随后,郭典向孙瑾提出欲用黄巾俘虏选练成军的想法,孙瑾只是微微惊讶后,就满口答应了。孙瑾顿觉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他正闹心这数千俘虏呢,如今扔给郭典,他倒乐的清闲。
  不过,当郭典向他提出要两千人的军备、钱粮后,孙瑾神情一暗,两千人的军备,那差不多是他府库一半的军备,还有钱粮,那也是个不小的数字,这让孙瑾又难受了起来,忽然间他感觉郭典就是个瘟神,要兵、要军备,还要钱粮。

  就在这时,郭典也看出来孙瑾不愉,赶紧说不借那五百锐士,孙瑾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了郭典。并且虚情假意地说,东面巨鹿郡百姓正在水深火热之中,无不殷殷期盼郭太守前去拯救。
  其实,孙瑾是巴不得郭典现在就走。
  最后,郭典又说要把黄巾俘虏老弱妇孺暂时留在常山为质,以防黄巾降兵临阵倒戈。
  一听此言,孙瑾心里那个气啊!这不是要让我常山养着这三千多张口吗?
  孙瑾顿时感觉自己上当了,这闹心事,说来说去还是闹心啊!
  ...................
  郭典、赵云二人离开国相府回到驿馆不久后,孙瑾麾下司马虞涉到驿馆拜见郭典,随后领着郭典、赵云一众人,去了元氏城西的俘虏营。
  这俘虏营,原本是常山国郡国兵校场,昨日抓回这么多俘虏,一时间也没有地方安置,孙瑾就将数千俘虏安置在了此处。
  来到俘虏营后,孙瑾麾下虞涉、方综二将各领五百人马,帮助郭典将青壮从俘虏中分离出来。
  在俘虏悲切的哭喊声中,分出两千三百五十六名青壮,年纪在十六岁到三十五岁之间,他们垂头丧气的站在一起,内心充斥着恐惧;胆小者,甚至瘫软在地小便失禁,哭喊着求饶,他们都以为官军这是要杀了他们,因为大家都知道青壮是最不稳定的因素,没有了青壮,老弱妇孺根本没有能力闹事。
  “子龙!将这些没卵的抓出来!”
  郭典站在高台上,平视前方被分成两个阵营的俘虏;青壮阵营里的情况自然逃不过郭典的眼睛,虽然看起来乱糟糟的。
  赵云连忙应命,领着十名郭典的护卫,气势汹汹的向青壮营奔去。
  大概过了一刻钟时间,赵云等人抓出三十一名怯弱者,有的直接被吓得晕死过去,有的大声求饶,被统一扔在郭典所站的高台下方,而老弱妇孺营里,也有人大声哭喊,应该这些被抓出来的人是她们的亲人,不过在四周明晃晃的长刀震慑下,并未出现乱子。
  倏然间,郭典所在的高台上,一名壮汉敲响铜锣,响起“铛”的一声乍响。
  紧接着,一名嗓门极大的汉子,在台上大吼:“肃静!”
  随着,刺耳金鸣声和这声如雷震耳的大吼,校场上渐渐安静了下来。
  高台上,郭典昂首向前踏出两步,语气冷冽道:“尔等皆是大汉子民,世代深受汉恩,而今却忤逆造反,是为不忠,身为人子,是为不孝,举兵向内,是为不义;此乃不忠、不孝、不义,依汉律,理应夷灭三族!”
  顿了顿,郭典面色和缓,继续道:“然…因天恩浩荡,愿予尔等将功补过之机,不知尔等可愿惜之?”
  校场上所有俘虏听完,大喜过望,刚才他们听到论罪当夷灭三族,可把他们吓得不轻,最后却峰回路转,说愿意给他们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只见所有俘虏纷纷自发双膝跪地,拜伏于地,齐齐大呼道:“吾等愿听差遣!”
  这其中,就有一黑一胖两名颇为显眼的大汉。


  (https://www.skjwx.cc/a/75049/75049768/15151506.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