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 > 第334章 丰收(上)

第334章 丰收(上)


对周宇来说,于廉这位钦差公公已经视延寿教为大敌,认定周宇是害他的人。那双方的矛盾已经达到不可调和的境地。
  现在的情况是就算于公公对周宇服软,周宇也无法确定这家伙是真的服软。所以干脆把他弄走更符合周宇的利益。
  彭秋东原本是不站边的,想看着周宇和于廉自己斗,到时候斗得过火了,他居中调停一番,就算是尽到职责。
  只是于公公显然怨气深重,他拿周宇没办法,于是这些天有不少怨气转移到了观察使大人的头上。
  于廉的一些只言片语通过为他医治的医师传到了彭秋东耳朵里,让他觉得这位于公公在京中还会放软身段,到了地方上却如同顽石一般强硬。
  他不会因为彭秋东帮忙居中调停就给予感激,反而会因为彭秋东没有坚决地站在他那一边而心怀怨怼。
  于是,即使彭秋东已经在心里暗暗认定是周宇对于公公的健康状况动了手脚,也没有去质问周宇,反而站到了周宇这边,想着干脆齐心协力把这位赶走算了。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也不知道周宇是怎么做的。
  于廉还将他当做皇上派来安右道的钦差,却不知道彭秋东的眼里,他离失去钦差的身份只差自己轻轻一推。而没有了钦差身份,他一个京城来的太监,有什么资格和彭秋东平起平坐?
  就算是周宇,于公公也没有碰一碰的资格。
  彭秋东这半辈子的经验告诉他,胜败之间其实很微妙。
  双方相持阶段只是因为大家都看不清谁的胜算大。一旦大家看清楚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实力的天秤会很快倾斜向优势的一方。
  就好像现在,于廉的“钦差公公”这张身份牌因为他的身体状况不仅打不出来,而且还随时会被收走之后。彭秋东立刻就站到周宇这边,将双方的实力瞬间拉开差距。
  周教主用的手段见不得光?没露馅没出问题就是好计策。
  可于公公这边失败就是失败,在彭秋东眼里,他的奏疏只是败犬的呜咽控诉,连狂吠都算不上。
  于廉寄希望于陛下替他出头,实在是可笑至极。因为当刘特使看到安右道观察使和周宇结成一条战线后,原本偏于廉的立场瞬间就摇摆到了这边。
  彭秋东立刻给刘特使递交了一份自辩的奏疏,算是预判了于公公的行为。
  刘特使就算收了于公公一万贯,此刻也毫不犹豫收下了彭大人的奏疏。
  他告诉自己,他们之间的冲突无非是地方上和钦差相处的不愉快,想换个钦差而已,情有可原。
  不是无缘无故的嘛,于廉自己水土不服又怪得了谁来。
  若是第二个钦差到时候仍然合不来,那届时另说。
  于公公还在病榻上期盼刘特使回到京城以后,能帮他说话,让陛下派兵把那可恶的周宇抓起来呢。
  可这边刘特使却已经想着在陛下面前如何“不偏不倚”。甚至彭秋东和周宇只送了他100两路费,仅仅是于公公送的百分之一。
  周宇对于会不会换个更难搞的钦差大臣过来不在乎,他要的只是这个时间差。
  七月夏收把粮尽可能多地收进延寿教的粮库里最重要,没有太监在一旁要求把粮税也加一点就是胜利。
  延寿教夏收陆续开始,包括教兵都派了人出去支援夏收。
  夏收前延寿教就开始抬高伙食标准,夏收时更是杀猪宰羊,给参加夏收的人员分配高质量伙食,一日四餐,小吃喝不断,将后勤保障做到最好。
  因为有延寿教,彭秋东对这一次安右道的夏收比较放心。自从有了延寿教做了许多田地间的实事之后,安右道的整体粮食收获必然比往年高。
  过去地主们剥削佃户,佃户们虽然努力种田,但是依然只能过着衣食无着的贫寒日子。连金属农具都买不起,更不用说牲畜了,有牲畜的已经是富农,是未来可以晋升为小地主的存在。
  各种大小地主的疯狂吸血和朝廷的压榨之下,还有毫无人性的抓丁抓役,一些农民真的是宁可不要家里的田地,抛荒逃走也不敢留在家里等着被抓丁,那可是会没命的。
  而村里跑掉的人,胥吏又不可能去追,他们只会把任务全强加到剩下的村民身上。
  越是这样摊派任务,把税额强加到剩下的村民头上,跑的人就越多。
  以至于明明没有灾害,可以好好种田的地方,愣是出现了许多田地抛荒,连地主的田里也出现了无人佃种的情况。
  周宇最开始跟曲阳县的地主何一民、贺麓珅等佃了几十顷地,那些田地就是没有佃户耕种抛荒的田。
  可是朝廷要的税却不会因为没人种地就少收,朝廷只会看看本地的田亩数目,然后定下税额。
  税收的总量不够怎么办?还是一样的办法,找还在种田的农民多收一些就是了。
  延寿教来了之后,缴税基数前所未有的连续大幅提升。虽然延寿教新开荒的田有三年免税,但还是有许多佃种的田和教众贡献的田,参与耕种的人口已经全面上升了。

  不仅如此,延寿教的钢制农具和畜力使用,田间打井灌溉以及人员组织,都让延寿教的劳动效率提升巨大。
  别看延寿教的教众的一日两餐只需要进行基础劳作,实际上劳动成果比起普通农民一点都不逊色,但是劳动强度低了很多。
  普通佃农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辛苦地完成劳动,其实劳动成果和做一做就能组织休息的延寿教教众相当。
  因此,哪怕乡间的民众不断因为各种原因被吸纳进延寿教内,但他们几乎都是在勤恳种田,而不是烧香拜神非法集会,因此观察使彭秋东也没有太担忧。
  延寿教不是邪教,只要能让安右道商业繁荣,田地丰收,路不拾遗,延寿教势力大点就大点。他彭秋东今后要是能凭着治政功绩入朝拜相,延寿教吸纳民众种田肯定是有功劳的。
  在观察使大人看来,只要延寿教一样缴税,那和普通地主不是没有两样?
  当延寿教开始夏收之后,立刻统计出来发现每亩产量相较往年平均产量增加了10公斤左右。
  以前一亩田产小麦大概1石也就是60公斤。现在产量从60公斤增加到了70公斤,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种大豆在让田地恢复肥力,耕牛加上钢制曲辕犁翻地的效果,高效率劳作加上田间井水浇灌,让产量终于有了一个不小的提升。
  而且这绝不是结束,随着田地耕种熟了之后,今后田地亩产量还会继续上升,往80公斤进发。
  延寿教种田的教众们喜笑颜开,大家都觉得汗水没有白流。多出来的粮食可以让大家都吃饱,这是丰年啊~
  但这是延寿教费金钱、花力气改造过的田地才取得了这种产量增加,普通村民和地主佃户的田地里并没有这种令人欣喜的产量大增。
  只有延寿教入驻时间久的村庄,因为延寿教组织建设了公共产品,村民可以共用畜力,共用从延寿教买的钢制曲辕犁,共用井水,才有产量上的微小提升。
  但那些产量提升相比延寿教田地里的增加的产量,就显得不起眼了。
  随着夏收的进行,延寿教田地里的亩产量仍然维持在高位,最低也没有掉到120多斤,最差都在130斤以上徘徊。
  羡慕的乡村民众们,有人被刺激地偷偷下定了决心,不就是10石粮嘛,入延寿教!


  (https://www.skjwx.cc/a/90132/90132815/15151182.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