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弥*******乱 > 第11章 天神赋,现军才

第11章 天神赋,现军才


第二日,朝会结束的钟声方响起。

        平添立即起身,将早已备好的手记卷了卷,便脚下生风,朝着静渊殿飞奔而去。

        从霓天殿至静渊殿,一路要经遇至少十队巡殿将士。

        平添脚下使着轻功,来往将士远远看到只躬身默默行礼,等他们直起身时,人影早已不见。

        “我们公主殿下的轻功似乎又精进了。”一侍卫望着远方,望尘莫及道。

        “那是!听说殿下昨日与军中将士比武,将军营里那一众人看的是目瞪口呆。”

        “还是我们有福气,每日巡殿,还能看到殿下使着轻功的英姿……”

        “甚是,甚是!”

        平添方从静渊殿穹顶兀自落地,守在殿外的侍卫便齐身朝她行礼,神情冷静自处,早习以为常。

        “殿下,王上此时正与左、右将军在殿内论事,属下这就去通报。”

        平添一听,右将军寻武在殿内,急忙抬手拦下,道:“先不急。”

        右将军脾气向来冲,有时候对着父王也偶有梗着脖子的时候,自己昨日方扫了他面子,此时碰上恐不合时宜。

        说罢,便要转身去瞧瞧这殿前种植的苍竹近日长得如何,却听殿内传来父王的声音。

        “平添,进来。”

        侍卫随即打开殿门,“殿下请。”

        她自理了理方才来时吹乱的发丝,又抖了抖衣袍上看不见的灰尘,迈步走入殿内。

        此时,兰静王已换下朝服,着墨色常服于殿前王座端坐。

        “父王。”平添行礼,又朝着一侧的左右将军屈身,“左将军,右将军。”

        “公主殿下。”右将军孔武有力的声音在室内回荡,平添被这声音震了一震,心脏猛跳了两跳。

        “平添,父王特邀两位将军前来,你可准备好了?”

        兰静王在殿上望着平添,眼里少了平日为父的慈爱,多了几分帝王的肃穆。

        “回父王,一切已准备妥善。”她将带来的手记交予殿前侍奉的刘何公公,刘何上前接过,又奉送至兰静王面前。

        “父王,这上面所列便是有关军改的条例。”

        “其总体分为三则,一则修缮杀敌术;二则分类选拔将士;三则根据将士所长自由选择武器。”

        右将军方听第一条,脸色便难看几分,正绿了脸要开口,却听身侧的寻谋开口道:“本将洗耳恭听。”,便也甩手作罢。

        “右将军,昨日的比试你可记得?”

        “当然记得,公主殿下自然巾帼不让。”

        虽是夸奖的话,平添却如何也没听出夸奖的意思,一笑了之幡然道:“经昨日比试,我已发现杀敌术纰漏所在。”

        她从袖中拿出一页纸,上面所画正是杀敌术的招式。

        “此招,正是昨日比武韩大使出的。他入军时日不短,对日日训练的杀敌术已然非常熟练,加上多年实战经验。为何,仍被破解?”

        “那是韩大大意!若是交与本将,公主殿下你……”

        平添勾唇,等的就是他这句话。“那不如,我和右将军比试比试?”

        右将军已抬腿跨出一步,似乎想到什么又堪堪收回,尴尬着进退两难。

        “点到为止。”兰静王开口道。

        得了王上令,不仅解了寻武为难,也应了平添的计算。

        寻武略一拱手,走向殿中。

        “公主赐教!”

        昨日三场输了两场,一场还打了平手,寻武心中早已积满火气,此时正跃跃欲试。

        只见他双手握拳猛喝一声,肩臂肌肉充血膨胀,韩大的招式顿时被他使的威风八面。

        平添假意与他纠缠,脚下微动,一个闪跃,已然出现在他身后。

        她自知右将军不是韩大那么好对付,果见他立时回身挥臂,平添迎面接了他一掌,堪堪退后几步,离开他的死穴。

        “右将军好武功!”平添赞道。

        寻武虽避开了平添攻击,心下却明,方才一击只因自己常年练武的下意识反应。而那些新参军的新人,只要被对方抓住漏洞,一定不复性命。

        “公主殿下的话,臣,认!”

        寻武灰白着脸拱手认输,举手投足皆壮士意气。

        平添却道:“父王,此招式本身并无差错。”

        “殿下的话真让本将糊涂,既说杀敌术有疏漏,又说它没有差错。这是哪番意思?”寻武方认了输,却见她话语间模棱两可,烦躁之下,说话也愈加不顾礼仪。

        平添不甚在意,笑回:“杀敌术,由右将军多年杀敌经验演练而出,自然没有差错。”

        “错在,太过深邃。那些新入军的将士不得法门,习不得精魂。”

        兰静王若有所思,看向一直未言语的寻谋,“左将军如何看?”

        寻谋缓缓道:“殿下意思,不是杀敌术不够精炼,而是军中将士参差不齐。但,若要找出适合千万人的招式,便有些本末倒置了。”

        “左将军所言极是。”平添莞尔一笑,“所以,我未曾想寻一套适合所有人的武术,只是想将杀敌术因材施教。”

        “如何因材施教?”

        “正是,第二则,分类选拔将士。”

        平添看向左将军,“据我所知,我国军士入伍,先统一编制成新军,后由各将领统一自行安排。”

        “确如此。”左将军点头道。

        “各将领挑选新兵入帐的依据为何?”平添又问。

        “无依据,由各将领自行选择。”

        “我国的军种分为几类?各军种每年分发的俸禄,可有差异?”

        右将军已然不耐,急应道:“步、骑、射三类而已。俸禄骑兵为上,射兵为中,步兵为下。”

        平添一笑,回身道:“父王,您可发觉不妥?”

        兰静王蹙眉,未多思索已道出其中真谛,“无规矩,不成方圆。军中各将独掌选拔职权,又牵扯进上中下年奉,自是利益驱往。”

        此话,已将军中累年所积的端倪平铺至台上。

        平添此时又道:“父王,这其中最大的隐患,不是暗下的金钱交易。而是在此种选拨之下,将领与士兵之间形成了第二种关系,人情。”

        “军,唯王是尊,不需要除了遵守王命之外的因素存在,否则就是战时的弱点。”

        “除此之外,那些有能无财的新兵,更会受此规制限制。善骑者,若是因没有贿赂去了步兵营,那便是错用。”

        殿内静了一静。

        “平添,你继续。”兰静王道。

        “平添提议,新兵入伍统一先习一年的骑术、射击、武术,在军中设大榜,每月打擂台,一年后按三种课业排名选拔入营,将入营的选择交给将士们,人尽其才。”

        平添的一袭话开天辟地之新奇,醍醐灌顶般激澈众人心神,军中历年积弱,在她方法之下轻而易举便可化解。

        右将军一时间也惊诧非常,看向她的目光,与之前大为不同。

        倒是左将军,还是一番老谋深算的模样,笑得高深莫测。平添的见解,他此前早已见识过,否则又怎会违背王上所愿,将她牵扯进来。

        “殿下谈及此,却仍未解杀敌术之难。”寻武提醒道。

        平添继续道:“将士分类选拔后,便分别操练。让善射的专于射击,善骑的练习行军。”

        “而步兵将士善肉搏,若可将其以武力分为三等,再将杀敌术以简易化为三阶,一一专学,习优再升。”

        左将军右手捻须,点头道:“如此,便迎刃而解了。同样的时日,只专一技之长,成效自然更高。”

        平添点头,说出最后一条军改例法,“最后,便是让各营将士自选武器。”

        “殿下别怪本将多嘴。”寻武率先开口道,“此法先不提武库制造上需要大改,单单这士兵日常训练,也是极难规划的!”

        左将军抚须,沉思道:“行军打仗追求整齐划一,兵为利剑,将所指,兵所至,一击即中。但若众人所持武器各不相同,长短不一,参差不齐,恐阵法失了效力,……得不偿失。”

        “是啊殿下,本将行军多年,也从未见过一支有不同兵器的军队。这前两则我寻武第一个赞同,但最后这条……”

        平添蹙了眉。

        她可以比武说明杀敌术缺漏所在,可循循善诱讲明军中积弱之处,但她又该如何用一个未知的结果来说服众人此例可行。

        而军改之重在最后一步,唯有施行武器自选,才能将军改之利发挥到最大。

        此次,她特意先说服了左将军,才好不容易得来这机会,绝不能就此错过。

        她忽地抬眸,看向阶上的兰静王,“父王,昨日比试想必您已发现,将士们自用的武器比长矛用的更好,更快!”

        “一人如此,十人如此,百人如此,一个军队成千上万人,又会如何?”

        话毕,她拱手深深躬了一躬,恳切之意无以言表。

        四方皆静。

        许久,兰静王开口道:“平添,你先回去罢。”

        “父王!”平添急道。

        “先回去,此事,父王还要思虑一番。”

        见已无转圜之地,平添突然泄了气,垂下头,走出静渊殿。

        身后,兰静王重又看向殿中左、右将军,问:“两位将军如何看?”

        左将军抚须,反问道:“不知王上问的,是殿下还是军改?”

        “哈哈哈!”

        兰静王忽地仰身大笑起来,殿内到处充斥着他畅意的笑声。

        守在殿门外的将士闻此诧异对视,因宁国近期频犯,王上愁绪繁杂,已好久没有如此大笑过。

        兰静王眸色闪着光彩,熠熠道:“百十年前各国争据,大陆最终一分为二,由兰、宁两国各占南北之地,常年交战不休,民不聊生。”

        “二十年前本王即位,与宁国修订休战盟约,自此对峙于暗河两岸,各不相争。这些年全国上下休养生息,百姓生活也算惬意。”

        右将军抱拳,畅声道:“这皆因王上体恤民生,实兰国百姓之福。”

        兰静王摇手,眉目深凝,“宁国狼子野心,早虎视眈眈欲寻隙窃我兰国。本王一直不忍打破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平静,想着,安宁一日,便是百姓们的福分。”

        “不过,今日平添的话倒令我幡然醒悟,可……”

        左将军了然兰静王心中所念,垂了眸,开口道:“想必,王上早已清楚殿下乃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这么多年她无数次请命,王上却忽视不见,应是忧心殿下,不忍将她拖入局罢。”

        “谋卿,你可以为本王自私?”兰静王问。

        寻谋躬了身,面色坦然,直言道:“是。”

        “殿下虽为女子,却以国为首重,是少有大局之人,王上不该埋没。”

        闻此,兰静王未生气,竟露出笑容,“这么多年,你还是老样子。”

        “正是有王上为主,臣才敢实言相谏。”寻谋拱手,又道:“不知王上对这军改是何想法?”

        “旧制已存百年,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https://www.skjwx.cc/a/90969/90969119/9593797.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