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女爱豆大唐创业记 > 第三章 市场调研

第三章 市场调研


目标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实施了。

        盛夏毕竟是出生在网络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虽然从未经商过,但拼夕夕、橙色软件等营销套路见过不少。所以,她准备先去长安城里走一走,了解一下目前大唐的彩妆流行趋势。

        原主虽然做的是胭脂水粉生意,但只是为生计所迫,并非真正喜欢这一行。所以她平时很少拾掇自己,对于彩妆趋势更是无心研究。“哎,一切都要靠自己啊!”盛夏一边叹着,一边对正忙活的盛秋儿喊着,“秋儿,今天别忙了,跟我去一趟东市。”

        “啊?”秋儿一愣,像是听错了什么,连忙追问了一句:“姐,你没说错吧,东市?我们要去东市?”

        长安城内有两条商业街,分别是位于城东南和西南的东市和西市。东市和西市不但是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也是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的中心,还是中外各国经济交流的重要场所。这里商贾云集,商品琳琅满目,进来了就别想空着手回去。

        不过东市和西市也是大有区别的。东市由于靠近三大内,周围坊里多是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第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市场经营的商品,都是金银珠宝等奢侈品,像盛夏他们,掏空了家底也是逛不起东市的。西市则就亲民多了,周围大都是平民百姓住宅,市场经营的商品也以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用品为主。

        姐弟三人住在西市附近,盛夏的胭脂摊也在西市内,所以姐弟三人就算是逛街,也是在西市。这就难怪盛秋儿这么惊讶了。

        可盛夏有自己的打算,她并非瞧不起穷人,毕竟自己无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也是一路穷过来的。但是,经济决定了精神追求,兜里没钱的时候连肚子都填不饱,更不要说追求什么潮流趋势了。所以,要做市场调研,非东市莫属。

        “就是去东市!走,我都躺了好几天了,陪我去逛逛散散心。”盛夏不等盛秋儿拒绝,挽着她的胳膊向院外走去。

        盛秋儿听她这么一说,心里也明白了:或许是姐姐闷了太久,今天就当是逗她开心,反正欠的钱多,歇一天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两人在东市逛了近3个时辰,到晌午时分才回到家中。盛夏逛的很细,大大小小的商店都要进去逛一番。

        一开始掌柜看到两人的穿衣打扮还有点不太乐意,但见盛夏一副泰然自若,没有半点扭捏的样子,也摸不清她的来历了。就这样,两人虽然兜里没钱,但逛得那叫一个满足,也算是让盛夏这个现代人长了见识。“都说大唐盛世,没想到比我想象中更繁华。”

        盛秋儿的小脸上红扑扑的,也洋溢着兴奋的神色。小姑娘自从父母去世后,每天就是忙着照顾弟弟,尽管知道东市繁华奢侈,却没机会亲眼见识。直到回到家里好一会,她的小嘴还一直说个没停。

        “姐,你说我们今天在宝裳楼看的那条石榴裙,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怎么那么美呢!”

        “姐,那条绿宝石珐琅手镯说是从波斯那来的,波斯离我们远吗?好想去啊!”

        “姐……”

        盛夏正用石黛在地上复盘着今天的收获,被盛秋儿扰得不行,随后应付着:“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啊,等咱们有钱了去买回来不就行了。”

        “哦,也对,买回来就知道了……啊,我们哪有钱买啊!你又逗我!”盛秋儿撅撅嘴,去做饭了。做完了饭,盛秋儿喊盛夏和盛小冬来吃,喊了几声,没听到盛小冬的回应,盛秋儿也没去寻他。

        盛小冬不在家,盛秋儿早已习惯。自从去年徐先生搬到附近,盛小冬就经常往徐先生那里钻,他虽然年纪小,却是个小滑头,跑丢那是不可能的,反正到点了就会从不知道哪个角落钻出来。

        饭桌上,姐妹俩你一句我一句,说的格外热闹。

        对于盛夏的转变,盛秋儿既开心又担忧。以前的姐姐,寡言少语,性子温和,虽然对他们俩极好,但总是冷冷清清的。现在的姐姐,嗯,怎么说呢,就像是变了一个人,神采奕奕的,说话也透露着一股自信。盛秋儿自然是乐见这一切,但又担心是脑袋受伤的后遗症。

        盛夏还沉醉于今日的“大发现”中,没有察觉盛秋儿的心理变化。经过刚才的复盘,盛夏心里对目前的彩妆流行趋势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唐初因受隋朝短暂国运的影响,李唐皇室并不讲奢华,崇尚简朴。所以,女子的妆容整体含蓄婉约,以淡涂铅粉的白妆和淡涂胭脂的红妆为主。他们对于眉妆的重视,远超于眼妆。相比精心描画的眉毛,唐代女子对眼睛的装饰可谓简单至极,往往只是在眼尾涂上一抹红色。所以整体看下来,唐装典雅雍容,却少了一些变化。

        “大有可为!”盛夏心里冒出了这四个字,她认为,唐朝的人再怎么喜欢彩妆,技术和手法都比不过现代。就拿眼影来说,什么平涂法、渐层式眼影、分段式涂抹法、前后位移法、大小倒钩式眼影、大小烟熏式……现代的妆容,光一双眼睛就能画出成千上百种姿态。她有信心,自己是可以凭借着现代人的创造力,在大唐的彩妆界做出一番成绩来的。

        不过盛夏不知道的是,她这也是运气好,恰巧穿越到了唐初,要是再晚个几十年,唐代人民对于美妆的想象力丰富程度,那绝对是上下五千年前来独一份的。

        “姐,我明天去一趟柳姨那边。”

        “嗯,我也跟你一块去。”

        “啊?”盛秋儿有点懵了。她去平康坊是去取衣服回来洗,顺便预支点工钱回来的,盛夏去干嘛呢?

        “你跟柳姨不是熟吗?明天你帮我引荐引荐。”

        “你不是也认识吗?再说了,你去找柳姨干嘛呀?”

        柳姨之前跟姐弟三人的母亲芸姐儿是一个杂耍团的好姐妹,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同事加闺蜜。其实杂耍团生意一直不错,姐妹二人年纪小,只学了一些花拳绣腿,但班主仗义,对二人还算不错。没想到后来就发生了战乱,杂耍团的人死的死、逃的逃,两人流落到长安,际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芸姐儿遇到了好心的剃头匠盛姜(tony盛),也就是盛夏她爹,相处几年生了感情就结婚了。柳姨(当时还柳)入了平康坊,凭着一副好口才倒也混的还不错。芸姐儿嫁了人后,因为盛姜看不惯柳姨所做的营生,两人逐渐减少了联系。直到芸姐儿夫妻二人出事,柳姨念着儿时的情谊,便不时接济一下姐弟三人。没想到盛夏也随了她爹的性子,宁愿饿肚子也不想受他人的恩惠。柳姨没办法,只好拿些衣裳给盛秋儿浣洗,支付些银钱,也算是“曲线救国”了。一来二去,盛秋儿倒是跟柳姨更熟稔些。

        回想到过去对刘姨的态度,盛夏不免有些羞愧,她娇嗔地瞪了盛秋儿一眼,“小孩子家家,问这么多干嘛,明天你带我去就是了。不过在这之前我要先去一趟宋大夫那。”

        看着盛夏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盛秋儿小小的脸上写满了大大的疑惑:怎么又跟宋大夫扯上关系了?


  (https://www.skjwx.cc/a/31421/31421364/10756888.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