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女爱豆大唐创业记 > 第二章 平康坊!长安的网红聚集地?

第二章 平康坊!长安的网红聚集地?


经过一晚上的心理疏导,盛夏无奈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实。毕竟也是当了六年练习生,什么苦没吃过,不就是在大唐谋个出路吗?此时的盛夏,充分发挥了女性芦苇般坚韧的精神,恢复了斗志。

        第二天,盛夏起了个大早。她看着铜镜中的“陌生人”,心生感慨。虽说样貌眉眼都是自己,但镜中人那嗫嚅的气质,却让她觉得似乎自己只是在借用对方的身体。她简单梳洗打扮了一番,开始琢磨赚钱的方法。

        昨晚和妹妹盛秋儿聊了一宿,再加上原主的记忆,她对家里的情况大致有了了解。

        总结下来就一个字——穷。

        她们现在处于贞观五年,也就是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接手国家的第五年。李世民有多传奇就不说了,反正按照盛夏这个等级,大概混一辈子也接触不到了。不过现在的盛夏对李世民的好感度那可是相当之高,毕竟贞观年间是一个不错的时间段,百姓日子过的还算不错,要是不凑巧穿越到原始社会,盛夏真是不敢想象。

        “贞观元年,关中饥,米斗值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是岁天下大稔,米斗不过三四钱。”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贞观四年是个分界线,这一年,经过李世民的休养生息政策,天下大治,再加风调雨顺,米价降至最低点。

        今年的米价虽然没有那么低,但1斗米竟然只要6文钱!按照现代的算法,一斗米的重量大概是125斤,而1文钱相当于现在的025元人民币,也就是二毛五分,用1块钱就能买到8、9斤的大米,便宜得让人吃惊。

        “看来想饿死也很难啊!”盛夏一边感慨,一边继续盘算着。受伤之前,她每天出去摆摊,行情好的时候,能赚上个十几、二十枚钱,但若是天公不济,一整天颗粒无收也是常事。而这次受伤又比较严重,妹妹秋儿央了医术不错的宋大夫来治病,虽然对方主动免了诊金,但每天吃的药那可都是要花真金白银的啊!这几天药吃下来,竟是欠了宋大夫不少银钱。

        宋大夫乐善好施,经常给穷苦人家看病不收诊金。所以医术虽好,日子却也清贫。盛夏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她暗暗下决心,要尽快赚钱,把宋大夫的钱还上。

        可是钱哪有那么好赚?

        穿越前,盛夏也是过了很多年苦日子的,当时她只身在韩国当练习生,头几年是没有任何工资的,还经常需要父母贴补。后来偶尔去一些综艺做商演,这才有了一点点微薄的收入。

        可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大唐,她又该如何赚钱呢?虽然她穿越前的技能点都在,可总不能去唱歌跳舞卖艺吧,毕竟唐代的音乐流行趋势她也不懂啊。

        “都说唐代盛行诗词歌赋,有市场需求啊,不如从唐诗三百首里随便挑几首出来先立个人设?”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自己否决了。她虽然不是学渣,但跟学霸是丝毫不沾边的,诗词总共会背的也不过二、三十首,年份什么的更是捋不清,万一恰巧遇到作者本尊,被“打假”了怎么办?

        写小说?玄幻、冒险、校园、悬疑、科幻……总有一个能火吧!但是唐朝的纸多贵啊,就是把盛夏卖了也买不了多少。唐朝时期,造纸工艺已然成熟,但作为纸张原材料的青藤非常贵重,寻常人家根本用不起,不然也不会有《长安十二时辰》中一张纸引发的政治危机了。

        说到《长安十二时辰》,她可是四字弟弟的粉丝呢!要是没穿越来唐朝,说不定还能跟四字弟弟有合作,嘿嘿……咳咳,跑题了,不是在想怎么赚钱嘛!盛夏越想越沮丧:怎么别人穿越装备、技能点得满满的,到我这就成了一穷二白了呢?

        正烦恼间,盛秋儿走了过来,“姐,你怎么到外面来了,风紧得很,别冻着了。”盛夏看着眼前这个身材瘦削的女孩子,或许是受了原主的记忆感染,心中突然涌上了一股难过的情绪。她怜惜地握了握女孩的手,“还说我呢,你的手都冻成这样了。”盛秋儿虽然才13岁,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懂事,以往在盛夏出去摆摊的时候,都是她照顾年幼的弟弟,操持家中大小事务。

        “姐,我想吃槐叶冷淘,我都饿死了。”盛小冬一蹦一跳从外面跑了进来,吸着个大鼻涕泡泡奶声奶气地说着。

        盛秋儿宠溺地摸摸盛小冬的头,柔声说:“你又去徐先生家缠着人家教你木工了吧。”

        “哪有啊,徐先生可盼着我去呢,他说我是个木工天才。”

        “噗嗤,人家逗你玩的,你还当真了。你才几岁啊!”

        “哼,下次我定要做一个稀罕物让你瞧!姐,我要吃槐叶冷淘,你快去做嘛!”盛小冬拉着盛秋儿的手,不住撒娇。

        盛秋儿一脸为难地说道:“小冬,要不,要不咱明天再吃吧!柳姨说明天把洗衣服的钱先预给我……”话还没说完,盛秋儿忽然止住了,心虚地看了看盛夏,“姐,我不是故意不听你的话的,你这几天生病,家里没进账,我没办法才找柳姨的,她那活儿多。”

        盛秋儿口中的柳姨是平康坊北曲的,以前经常会喊秋儿过去把清倌儿的衣服领回来洗。盛夏觉得秋儿一个小姑娘,总去那种地方对名声不太好,便不让她接柳姨的活儿。

        “没事,就是你,手上的冻疮越来越严重了。”盛夏看了眼秋儿那双红肿的手,心疼地说:“我现在就去出摊儿,然后去请宋大夫开一剂冻疮药。”

        盛秋儿有些诧异盛夏的反应,要放在以前,自己只要一提起柳姨的名字,姐姐的脸上就会露出不虞的神色,可今天她不但没阻拦,还……默许?

        她哪里想得到,现在的盛夏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认死理的盛夏了。在如今的盛夏看来,盛秋儿只是为了工作,谁说近墨者就一定黑了?再说了,平康坊可不是简单的青楼,这里的女子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女子。她毕竟是从现代穿过来的,有着充分的辩证思维。

        所谓“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很多花魁并不都是有超高的颜值,反而是文学修养极高的女子。而且平康坊的女子对服装、妆容要求极高,“带货能力”极强,这要是放在现代,妥妥的一个网红聚集地啊!

        网红聚集地?想到这里,盛夏顿感眼前一亮,“我就说嘛,我盛夏怎么会把自己饿死!平康坊,就是你了!”

        说起唐朝的女子,人人都是美妆达人。据说体态丰腴的杨贵妃,在夏天流的香汗都是红色的。原因就在于姑娘们都喜欢将胭脂、朱粉涂满整个面颊,甚至包括耳朵和颈部。

        正因为大唐人人爱彩妆,盛夏的胭脂摊生意还不错。但因为制作胭脂用的材料便宜,价格自然就卖不上去。按照现代的经商思维,就是量大,但利润太低。一个月挣得钱勉强够姐弟三人吃穿,至于改善生活?那是想都不能要想的。

        盛夏的母亲有一双巧手,很善于制作胭脂,盛夏小时候没钱读书,就跟着母亲学了这一门手艺。也幸亏了是有点手艺傍身,不然早几年物价惊人的时候,三人怕是已经饿死了。

        现代的盛夏在参加制造202之前,也喜欢研究妆发,平时偶尔还会发在社交媒体上,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美妆达人。

        “如果我去平康坊给姑娘们化妆呢?她们不就是一个个移动的‘广告牌’吗?”盛夏这么想着,心里有了主意。

        本次穿越之旅,就从平康坊开始挑战吧!


  (https://www.skjwx.cc/a/31421/31421364/10756889.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