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农门科举兴家 > 第五章 005

第五章 005


张二柱眼尖看到张九儿,看他从沈家的山头慢悠悠走过来,忍不住皱眉说:“九儿,你怎么跑到沈家的山头,没有沈家村的人看到吧。”

        “没有,没有”

        张九儿挥了挥小手说:“应该没有,我去的时候没看到有人,在山顶处看到一间房屋,里面有好多孩童在朗读着,他们很认真没有人注意到我。”

        “你说的是沈家学堂吧。”

        张二柱笑了笑道:“我小时候特羡慕他们,沈家村里就有学堂,根本不用去县里读书,我也曾去过偷听,但一直听不明白就放弃了。”

        “对了,大哥刚才很着急找你。”

        张九儿脸上着急说:“真是坏了,二叔我们赶紧收拾东西回家吧!”

        “嗯嗯”

        因为下午辛苦劳作,大家一路无话走着,回到家的时候快开晚饭了,娘亲梁氏在大门焦急的等待,看着三人肩上扛这么多竹子和竹笋,脸上露出一丝喜色,但心里不免有些抱怨:“真是的,跑去竹林那么久。”

        晚饭的时候二叔侃侃而谈沈家学堂事情,然后询问九儿在那边呆了多久,沈秀才人怎么样,有没有用戒尺打孩童啊,张九儿听了听摇摇头,他觉得沈秀才虽然很严肃,但是对孩童非常好,而且他在那边认了六个字,但不会写。

        张一海很是惊讶,他从来没在家人面前显露,他识字是机缘巧合下,那时他已经20多岁,为了多识几字常常夜不能寐,生怕自己懈怠了,又觉得穷人家识字不容易,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他非常珍惜。

        听到张九儿只是待一会就识了六个字,他控制不住的惊讶起来,说不定张家能出个读书人。

        是的,他今年已经48岁,面容苍老已是满头白发,他这一世生有二男三女,日子过得非常潦倒,他最放心不下是家人啊,人活一世最重要家人平安健康,再者为振兴家族光宗耀祖。

        大儿子张大柱在村里做木匠,今年23岁,妻子是梁氏,现在生有二女一男,大儿子为人非常老实,甚至有时候不会变通,做事总有点瞻前顾后。

        二儿子张二柱做的是货郎,今年18岁,暂时未娶妻,二儿子为人灵活了些,所以跑去做货郎,但有时过于冲动,总担心他不顾后果那种。

        以前家里揭不开锅,三个女儿看家里为粮食发愁,她们在12岁时候跪地不起,想做童养媳减轻家里的负担,三个女儿都孤行一意劝不得啊,只好让人打听下收养童养媳的家里,这几年过年过节不曾回娘家,怕是日子过得并不好,真是娘家没出息,怕是在婆家抬不起头。

        现在九儿比自己更有天赋,他应该开心才对,老天爷不曾忘我张家族。

        所以说,以后想要活的好下一代一定要培养好才行,起码要会识字才行,最好不过考上功名,最坏不过九儿接替他的位置。

        旁听的张大柱也默默叹气,他这辈子对读书是无望了,但是九儿可以啊!

        “爹,大哥,我插一句话”张二柱忍不住插嘴道。

        “哦,有屁快放!”

        张二柱哭笑不得道:“爹,您老人家消消气来的,您这样吼我说不清楚啊。”

        张一海看了看他一眼,特别恨铁不成钢说:“有话直说,看你有什么馊主意。”

        见老爷子平静下来,他干咳了一声,开口道:“爹,我觉得九儿那么聪明,让他读书也是挺好,爹您也可以教他识字,家里也有本《三字经》,里面应该有一千字左右,等到我们攒够钱送九儿去学堂读书。

        李氏忽然出声道:“不行,九儿现在不能去读书,二柱你还没成家呢,他读书的事情可以延后,但你年龄越来越来大了,到时候好姑娘还轮得到你啊。”

        张一海意味深长道:“孩子他娘,我们家现在攒了多少钱二柱结婚要多少钱”

        李氏走进主屋,旁人听到翻箱倒柜的声音,她走出来后,手里多了一块半崭新又缝补的手绢,她小心翼翼打开着,里面有五两银子,还有一些铜板。

        “一共三两银子还有五十铜板”

        “孩子他娘,村里婚嫁的彩礼是多少”

        李氏不知当讲不当讲,因为村里有两年没办过喜事,大家都是扣扣搜搜过日子,哪有钱娶媳妇,能养活自己都谢天谢地了!

        李氏束手无策道:“近两年村里没办过喜事,我都忘记彩礼钱,改天我再向三伯娘问问,顺便请张媒人说说媒。”

        张一海表示满意的点了点头。

        梁氏推了推张大柱的手臂,她好不容易升起的希望就没了,她儿子那么聪明不读书真的可惜了,但这个家是公公婆婆当家,她当媳妇插不上话,为人父母总想把最好的留给自己孩子,可“孝”字能压垮人。

        张大柱人是老实,但不表示他不懂这些,做人总得有些城府,只要不伤害人就好,这样不会昧了良心,何况他成家了总得为小家做着想。

        爹,我觉得九儿那么聪明,您也是识字的,既然九儿能坐得住,您可以抽时间教他,剩下的时间可以处理村里的事务,这样一举两得,何况这小子不学识字也是到处乱窜,到时候出什么事我们也是担心的很。

        先不说我们能不能再生一个儿子,他那么聪明伶俐真是浪费啊,毛笔我可以自己做,我也是做木匠的,这些小事就简单多了,剩下的就是笔墨纸砚需要花钱,但这些我们可以制作个木板给他。

        李氏一脸无奈看着,但也无力反驳,是啊,她的大乖孙多聪明呀,要不家里太穷没办法,她真想对他说:“奶奶让你读,谁敢不答应那种,她拿扫帚赶出门。”

        张九儿听着家人的谈话,他已经八岁了,已经明白很多事情不能如愿的,他相信爷爷奶奶的决定,而且他对读书并没有很大兴趣,只是对读书有一点点乐趣,但他不希望家人因为这个事情不开心。

        张九儿懂事得主动说:“我不喜欢读书,明天我还要去捉鱼呢,现在箩筐还没编制出来,沈家村已经知道河溪有很多鱼的,怕是被他们抢先一步了。”


  (https://www.skjwx.cc/a/43324/43324411/9596210.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